【按】昨天说是要到11月份才能把对大家论文的意见和看法写出来,但我想这事是越早越好,所以我抽空尽快一部分一部分地把意见发上来,大家对照着自己论文看自己还有那些问题的,进行改进,继续努力,继续进步。
对外国教育史课程论文和读书报告的一些看法(1)
这次外国教育史一共有100多位同学提交了一篇读书报告和一篇课程论文,共200多份作业,这些作业的成绩在70到92区间呈正态分布。平均分没有计算,但大致估计在80-85分之间。
总体来看,同学们的论文和报告质量都不错。但其中也看得出来,有些同学化的功夫要大些,有的同学很显然是没有用心而是在应付作业。另外还有同学甚至是全篇抄袭。全篇抄袭的同学我发现的都要求打回去重新做,给予改过的机会,但因此造成的因时间问题登不上成绩的责任自负。
在对论文的批改过程中,发现大家普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选题。
论文的选题一般而言有以下几个原则:宜小不宜大;有问题意识;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出新,找交叉点,谈别人没谈过的。
很多同学们的论文选题却是很大。往往试图在一篇8000字的文章中把握历史几千年的历程。有些同学虽然选了比较专门化的题目,但专门化的题目如果时间跨度过大,处理起来也是相当麻烦,这样的后果往往在有限的篇幅中,使得论文具有大而无当,泛泛而谈,不够深入挖掘等特征。而这是写论文所需要避免的。我们现在还不具备把握很大题材的能力,还不能处理那些大的选题,所以应该从小的选题练起,把基础打扎实了。
另外在论述过程中,同学们往往把论文写的像教材,内容如此,格式也如此,试图告诉别人教科书上的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写法也和教材类似(而且一般而言,论文很少用教材作为参考书或者引用文献的,但同学们使用最多的参考书就是教材),而不具有问题意识,也就是说没有从中发现什么问题,更不用说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或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因此这些文章对于自己理解外国教育史是有帮助的,但作为论文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以后的进步首先就应该在问题意识这方面做文章。有些同学论文的切入点很好,选题方向也不错,但除了题目过大之外,往往就是平铺直叙,没有说从中挖掘出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这就使得一篇有很好基础的文章,到最后没有发挥很好的锻炼作用。
还有一些同学有问题意识,但要认识到你发现的问题是不是真问题,是真的存在的,如果不解决会带来更大的问题,还是一些假问题,深入思考会发现它其实并不存在。我觉得对这一点一定要有意识,要研究真问题,研究有意义的问题。
2、格式
一般而言,学术论文都有格式和规范,这一点在过去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说讲的是比较多的。林杰老师,我都详细地讲过注释,参考文献等详尽的格式。但在交上来的论文中,很少在这方面是完全合格的。这是需要大家进一步雕琢的地方。这是小事和细节,但有时候正是小事和细节决定了你的成败。
另外,我原来讲过读书报告需要包括背景,主要内容和评价这几个部分。而现在同学交过来的报告中我的说法就成为定式了。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此,甚至连标题都是:一、背景,二、主要内容,三、评价,一摸一样。其实我的意思是读书报告的要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但没有说大家就按照这个格式走。换个角度,如果说入门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定式给你们作为参照,是一个规范的过程,那么现在和此后,就需要把这些内容成分内化为你的思想结构,而在形式上要打破这个的格式,形成大家自己的特征。这方面大家可以多看看别人写的书评。尤其是大家大师的书评。有些书评可能没有这些标题,但的处理到最后,这些内容一个都不少,还说得精妙,能给你启发,让你感受到你看这本书看不出的东西。这需要不仅仅看一本书,而是看很多书,看了很多书以后,你去评一本书,你才能显出厚度,但大多数同学写读书报告,后面的参考文献就是他所读的这么一本书,或者很少的几本书,这也是一个可以突破的地方。
3、态度
大多数同学对待论文和读书报告的态度都是认真的,也都用心去写了,但看得出来一部分同学并没有用心,而只把这论文作为任务,作为交给我的作业。这其实恰恰忽略了写论文的根本目的。
写论文的根本目的是锻炼大家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说虚也虚,但说实也实,就是靠你思考问题,撰写文字一步一步锻炼出来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字是思维的载体。你要获得思考的深度,表达的丰富深刻就需要平时的锻炼。所以论文最重要的在于它能提高大家的能力,如果你是逼着自己以已有的最高的能力去写,就会有很大的锻炼价值和效果,你才会进步,但如果你是当作任务,简单地完成,那这对于你来说,几乎没有进步的意义。你也会说,我写了这么多论文,一点都没有用,没有进步,那不是论文这种锻炼方式的问题,而是你自己没有好好利用论文这种方式,逼迫自己在这种方式中发挥到极致,那你肯定会觉得论文越写越没有价值。
我也知道,大家以后并不一定要靠论文去讨生活,也存在其他锻炼人的方式,但是其中有两个问题是可以迁移到其他任何工作上的,一个是以符合自己当下水平的最高要求来逼迫自己进步,一个就是做事的用心与否。前者着眼于自己发展的目的,后者则是态度问题和过程质量控制。过程和目的,态度和能力两者无论在那里,无论是从事什么工作都是极为有用的,只要你想干出点成绩,而不是无所事事。所以我看论文基本上看这两点,是不是你现在的最高水平的体现,是不是用心,只要有这两点,你的论文质量差不到那里去。你们现在是与自己的过去比是不是有进步了。是与别人在你们这样的年龄比,是不是锻炼出来了,而不是去和那些比你们年长10,20岁的人比厉害,那是你们找错了比较的方式和对象。而论文练习中培养的态度和目的也是以后能用到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写论文目的所在。
所以从这样的目的和角度出发,你才会发现写论文的作用。这也就需要你首先认真地对待论文,你才会从中获得进步,世界上的事情往往都这样,你认真对待了,你才会从中获得有用的东西,你没有得到有用的东西,往往并不是这东西不好,而是你自己没有做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