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保山:百年饼屋

标签:
百年老街茶摄生活行摄保山百年饼屋 |
分类: 平淡平凡生活 |
保山板桥:百年饼屋
“‘芝兰轩戈记’糕点选料精良,全部使用优质原材料,不用任何添加剂,食之对人体有益无害。”经常到隆阳区板桥镇购买糕点的保山市民李金海说。“我好像吃芝兰轩的糕点上了瘾,平均一周要坐十块钱车费来买一回,十多年了,我把他们家的糕点当早点吃。芝兰轩糕点油而不腻,买回家两三天吃着还松软,一句话,吃芝兰轩糕点放心。听说芝兰轩糕点要在保山市区的新农民街开直销店,我盼望早点开起来,我购买糕点也方便、省钱。”
据了解,距今已有151年悠久历史的 “芝兰轩戈记”糕点因其口感松、软、酥、脆、甜而不腻、久存不坏,食用方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旧时,芝兰轩糕饼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周边的临沧、德宏等地客商、居民逢年过节前来订购的也很多,都是用马帮运送出去的。如今仍在生产销售的品种有蛋糕、金钱饼、赖饼、口酥、白糖饼等十七个品种。“芝兰轩”糕饼一直沿用原有的配方和制作工艺,使糕饼的口味和特色恒久不变,韵味悠远,逢年过节,讨亲嫁女以及旅游宾客前来购买的顾客骆驿不绝,并交口称赞。
据相关资料介绍,1861年的辛酉之变,戈氏十六世祖戈缃为避战乱,由保山城迁居板桥开设《福元斋》板桥分号,经商并制作出售糖果糕点(据《戈氏家谱》)。1894年,由戈光文接手经营。后因往来账务常与总号“福元斋”混淆。为了便于管理,避免矛盾,遂改名为“芝兰轩戈记”糖果糕点铺,独立门户,据今已有151年的历史。现在,戈立靖又把“芝兰轩戈记”糖果糕点制作的“秘方”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戈晓春。
2012年年底,“芝兰轩”被评为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未见到戈立靖本人,从他老伴儿的口中我们得知,“芝兰轩”上任的掌门人已经65岁了,从事糕饼业已逾44年,积累了丰富的糕饼制作经验并将技艺传给了儿子戈晓春。
“芝兰轩戈记”糕点一直沿用传统的配方、工艺,其产品特色是香甜适口,松软酥脆,原汁原味,保存期长,制作精益求精。芝兰轩糕饼保存时间较长,蛋糕的保质期干冬为一个月左右,雨天也可达十天左右。
“芝兰轩戈记糕点”始终保持手工制作,所用工具及设备沿袭木制案板、檊面杖,刀具、铲子、烤炉等都是老式的。
工艺流程以制作金钱饼(又称芝麻饼)为例:将面粉、鸡蛋、糖、油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好放在案板上,用手工和好后,取一团搓揉成条后用刀切成均匀的小面团,再裹上芝麻压扁后,均匀地摆放在烤盘里放入炉子烘烤,待烤好冷却后便可以装袋出售。
记者近日实地查证了芝兰轩糕点的整个制作过程,从调油、打蛋到搅面,每一个环节都是戈晓春亲自操作,放几个蛋、几斤油,兑多少面都不用称量,全凭手感、经验,但现场做出的蛋糕金黄中透出诱人的香气。
戈晓春介绍,“我打懂事起就和父亲做蛋糕,耳闻目睹过程中,做糕点的过程闭眼都能操作。这做蛋糕要调和的各种料,多年来就靠经验、手感、色感。为了确保芝兰轩糕点质量,从选原材料上就把好关。鸡蛋需是土鸡鸡蛋,近年来土鸡蛋越来越难买,而且价格一路上扬,但为了不砸百年老店牌子,我们一直坚持买土鸡蛋;面粉则是头道面粉,我们从购小麦就要求籽大粒度饱满,且将霉烂变质的挑干净,磨了头道面粉后剩下的拿去喂猪;菜油我们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油菜籽自己榨。就是因为要确保质量,祖上就传下来要把好每一关,如果有一个环节出问题,丢了品牌是小事,丢祖宗脸是丢不起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百年老店芝兰轩长年来为确保质量,一直延续祖传手艺,未扩大生产规模,保山市民为吃一口芝兰轩糕点,不惜跑到离城十多公里的板桥镇买。为了让保山老百姓能吃到新鲜的糕点,满足于大家的口福,戈晓春已投入资金购了新农民街的铺面,今年十月份,将在农民街生产销售,届时市民可就近在家门口吃到热乎乎的芝兰轩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