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女绣出新生活
茶摄人生
文/图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听到有人说起,马关县城里有一个苗家妇女从事苗族服装制作和刺绣,功力非同一般,很有特色。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于是决定前往。多方打听后得到电话号码,按门牌号找到她家,开门的就是绣女小项。

身着苗族服饰的小项,第一面就给人以清新素雅的感觉,说得再实一点,真有些惊艳之感呢。从帽子、衣服、围裙到绑腿,精致的刺绣,衬托出了小项的气质。说话间,她总是保持着微笑的表情,言语中有点羞涩和低调,同时流露出自信和乐观。


从小就喜欢刺绣的小项,为进一步提高美术设计能力,从2003年开始,她每个月都要从马关县专程赶到文山师专跟美术老师学习绘画和设计,坚持了三年。现在设计制作的苗族服饰主要销售到马关、屏边和越南等苗族聚居地区,还有服装收藏者也喜欢购买。
苗族妇女特别喜欢本民族的服饰,在马关的村寨笔者已真切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服饰氛围,到了小项家后这样的氛围更浓。除了小姑娘、小媳妇爱穿外,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穿着自己家人绣制的各类苗族衣服。用小项的话说“爱穿、喜欢穿,不穿反而不自在”。
二楼有两间屋是小项的工作间,大的一间整齐堆放着各类服饰制作需要的材料,小的一间是阳台,光线充足,有两台缝纫机,具体操作就在这里了。更多的时间是手工刺绣的活计,小项说那里方便那里做,没有固定的台子。客厅茶几上还放着还没做完的绣片,这样的绣片一天也做不了多少,很费时费功,所以一套好的苗族服饰价格较高,做功简单的一套在5百至6百元,做功复杂的要卖到5千至6千元,小项身上穿着的这套衣服要值4千元。三楼是小项的成品展示间,布置成一个苗族服饰的展览。墙上挂着她做的十几套衣服,各具特色,有夏装、冬装和春秋装。几个模特身上穿的苗服是小项创新的制作,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了汉族,甚至西洋服饰的特点,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小项说,她对帽子进行了改进,对大沿边也进行了创新,以前穿戴要过缠,现在直接戴就行,较之从前方便轻巧多了,还充满时尚感,很受年轻姑娘们的欢迎。
现在,活计少的时候她就自己做,活计多的时候就交点给其他人帮助加工。下一步,想把苗族服饰制作加工量扩大,争取能有更多的订单,同时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把苗族服饰文化保存和发展下去。
临别,我开玩笑地说:“你这套衣服没得说,从头到腿都非常好,可惜就是鞋没出彩,如果再能穿一双绣花鞋就完美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