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
几个月来,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已开始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半个月前,遇到两个开饭店的朋友说,这段时间生意难做了,客人数量大大减少,吃饭的少了,点好菜、点大菜的客也减少了;前两天,小区外收废旧物品的小李也说,现在收废报纸、废金属价格大降,降了一半还多,又难收又难卖,怎么办啊;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资源型、外向型企业开始停产、减产、缩减人员和工资性收入;卖房的买房的、卖车的买车的、炒股的炒汇的也都没有兴趣头,一个个绿嘴绿脸,还有很多很多·······在我们的周围也包括我们自己。
有人说,能象熊一样的冬眠起来就好了。是啊,像熊可以躲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可躲得了冬天躲不了刺骨的冰天雪地啊,该冷的天还照样冷!
“危机,危机”,有人说有“危”就有“机”,让“危”带来“机”。可爱的汉字,变化无穷文字。老蓝在想,从世界上的各类危机造成的过程和损失来看,“危机”迟早总是要过去的。只是要“危机”走掉过去,人们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哪让谁付出牺牲呢?从不少美国的灾难片可能看到这一场景,而这些灾难片并不是导演糊乱编撰的情节,很多故事内容是来自于现实的生活,有的灾难片甚至是验证了实际生活,只是我们的一些个碗儿导演们没有这个“导力”罢了。
“危机”过后真的就是“机遇”,无数的机遇就会来临,能抓住“危机”过后“潜在机遇”的人就是能人。“适者生存”、“胜者为王”、“大浪淘沙”。弱小的物种和群体会在危机过后被大浪淘一淘,经过一次洗礼,有的消亡,有的生存下来,从头开始,从零开始。
想想两三年前,或是这再前些年,一些人们突然感觉到自己“有钱”了,炒股发的,炒房发的,来路不明发的,大兴楼堂馆所,购买豪宅豪车,非名牌不要,政府机关大楼一个比一个筑得气派,基本没有了“危机感”,更没有“预料”或是现流行的“应急机制”。现在想想,这次危机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啊,这个教训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一次教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