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考验记者素质
(2008-05-30 08:26:11)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地震
素质
职业精神
汶川
文化
|
|
大地震考验记者素质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突入其来的大地震发生了。作为新闻人,老蓝首先想到的是哪里发生地震?震级多大?受灾情况?
很快震心、震级出来了:汶川、7·6级(之后修定为8级),温总理马上就要到灾区指挥抢险救灾。此时,全国各新闻单位和记者也立即行动起来,成百上千的记者没有谁命令,从全国各省区聚集结到灾区,尽管第二天一早有通知,不希望外省市记者进入灾区采访,可在通知发出之前,已在路上和到达灾区的记者不在少数。
此后的日子一直到现在,各类灾区新闻大多数都是通过记者们发自现场和灾区的报道,让全国、全世界的观众、听众了解了四川大地震灾区的灾情和救灾情况和急需的帮助,每一条消息和报道迅速而及时,展现了中国记者们优秀的一面。
与此同时,在灾区抢新闻的记者们也曝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涉及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关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首当其冲,而在网络上点击关键词“汶川 记者 素质”就可以看到大量有关网友们指责“低素质”记者的内容,这里“低素质”的记者不仅有省市报刊的,更有大台大报的。这些网络网友反映的内容不能不让新闻工作者们好好深思,不能不让记者们自责。这里提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大难关头是“新闻重要”还是“人命重要”,不言而喻。
记者,得重新审视自己,包括老蓝在内。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