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iddle/53f94ddbxa10a46bb5e7a&690
为配图此博,立存此照,他说他要故作“苹果”控
很庆幸作为家长的我们尊重了儿子的选择----取一外舍巴蜀
也没有后悔让儿子取住读舍走读或伴读
今天为止
将儿子进入初中以来的成绩作一小小总结
勉励他
也安慰一下自己
成绩:我们给他的目标是保持在年级前50名,目前实际水平在年级10名左右,他给自己的目标是年级前三。
政绩:班长、校学生会学习副部长,校浅草文学社会员。
业绩:被招录进年级英语培优班进行免费的英语优等生培训。(全年级60名,实行末位淘汰制。未被淘汰者可保送进入该校高中就读)
败绩:上期期末体育考试满分50分,他只考了19分。
上初中以来,或许因为高手云集,他曾在小学引以为豪的写作成了他很不自信的一个项目。虽然他自信地加入了该校的浅草文学社。还好,在优秀的语文老师及一个个写作高手的熏陶下,在儿子一本接一本的买书读书的征途上,我见证了他在写作道路上迸发出来的兴趣以及小小的进步。今天在他语文老师的空间里,看到了他的一篇文章被老师作为范文帖在了他的日志里,并作了智慧的点评,我也把此文转发于此,以表达我自己对乔布斯的喜爱,对“Apple”的独钟。也祝福儿子能成为一个聪明的苹果。
此文的要求是“以智慧为话题”,题材文体不限
聪明的苹果
如果你仅以考试的满分来冒充智慧的资本,那就大错特错了。
说到“苹果”,大家都不陌生吧,如今大街小巷,下至学生,上至CEO,都有“苹果”在手。当诺基亚、索爱、三星都还在玩滑盖的时候,超大全触屏样式简单到极致的iphone横空出世,风靡全球!全世界的手机都进入全触控时代,成为“苹果”的跟风者,如今的安卓3.0也仅仅支持上百个应用,当时的iphone就已经支持上万个应用了;当三星和戴尔还在让笔记本变薄时,ipad出世了。2010年是一个ipad年,与iphone一样,ipad一出世,也引来了一批大牌的跟风。
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快步地走上了前台,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金色的镜框中是他智慧的双眼,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全场的沸腾和欢呼。
他叫做史蒂夫·乔布斯,他是苹果的领导者。他在大学时代就创造一个传奇,是赫赫有名的退学者。他有超乎常人的眼光与勇气!
1996年,苹果公司已濒临绝境,乔布斯于苹果危难之中重新归来!
他又一次显示了他有异乎寻常的勇气与决断力。他开始推出了新的电脑。终于iMac背负着苹果公司的希望,凝结着员工的汗水,寄托着乔布斯振兴苹果的梦想,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一个全新的电脑,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理念。
在乔布斯的改革之下,“苹果”终于实现盈利。他带领着苹果在一次又一次创新中前进。
乔布斯曾说过:“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创新的智慧来源于何处呢?实践才是王道。我不知道爱迪生在发明时有过多少次的尝试,也不清楚乔布斯在研究时会遇到多少艰难,只是他们在尝试,在创造,在拼搏。
乔布斯还说“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种植自己的粮食,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能把别人的桃子变成自己的苹果,自然是真正的大智慧。
教师点评:
对于那些伟人、智者我们总是心存敬意,以致我们忘了他们也是凡人。对他们的智慧进行研究、解密的文章层出不穷。我想这是有益的,人们想从膜拜的英雄身上找到向上的动力,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本文是研究乔布斯的,它发现这位苹果的掌舵者异乎常的智慧:有敏锐的眼光,有当机立断的勇气,有锐意创新的开拓精神,有善于借鉴的学习的态度。这些发现对于我们的人生是有借鉴意义的。
在写作上,在叙述过程中注意提炼主人公的人生智慧,善于利用乔布斯本人的语录来做文章的眼睛。对人物描绘时也抓住了人物的“亮点”——“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金色的镜框中是他智慧的双眼”,还有什么比金色眼镜更能代表乔布斯的智慧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