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版的学习认识——信息化相关
(2022-12-16 16:44:49)
标签:
it |
分类: 电子政务及IT分析 |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最新版,包括了对目前仍在起作用的国家卫健委各类标准类业务文件的指引。而信息化相关内容主要包括:
前置条件之一:发生大规模医疗数据泄露或其他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造成严重后果。——加强对网络安全隐患的排查,防止外部黑客入侵和内部人员主动泄露和出卖数据(特别是患者信息、孕产妇和新生儿信息);在提供互联网医院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远程会商等工作时,防范非法入侵;
“第二部分 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均可来自系统采集的医院运行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质控数据。其中国家和省级的权威质量检测数据具有优先级,这也迫使三级医院必须随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系统直报数据(对于瞒报造假的处理可能见于实施细则);对ICD 低风险病种患者住院死亡率进行约束,提醒了合理诊断的重要性(但是更加依赖于多种仪器设备,还是多学科会商,并没有数据上的指向性);更加注重手术预后和康复治疗、出院后的指标要求,这是不是强调疾病治疗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呢,系统如何跟踪,还是依赖于传统的病历、报告、医嘱、处方……?
“第三部分 现场检查”提升了对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的预防能力要求(没系统),规范合理用药(有系统),加强医联体建设(形式上有了,实际上平台在空转;而要求慢病管理专人负责,前提又是分级诊疗……);对应第二部分的指标要求,大致上说明了医院质控的工作内容(有14条)、工作制度(即程序,有23条,但现有的质控系统,是只能采数据,不能够对接、提醒和约束业务系统的操作流程的,需要大改。其中,第46和47条,要求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现本院患者诊疗信息管理全流程的安全性、真实性、连续性、完整性、稳定性、时效性、溯源性。);要求制定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目录(纳入院务公开范围)、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档案、规培生的学员培训档案;向全国和省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逐例报送限制类技术开展情况数据信息(逐例,应当是关键词);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医患沟通机制和投诉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需要向相关部门报告);其它业务工作没有较为明确的与信息化相关要求。医院管理要求加强院务公开管理,全面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信息管理有专门一节共4条,涉及信息化组织领导、系统建设、网络安全和数据报送;其它行政管理工作没有与信息化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