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规矩和爱》精华书摘

(2012-11-05 13:27:11)
标签:

规矩中有爱

规矩

分类: 雨妈雨爸书评

    1、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每个孩子都可以改变。

    2、就像驯马一样,蒙迪强调无论做什么,行为规矩都建立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不可强迫。

    3、有多少次我们在给孩子做规矩之前能认真地聆听孩子?聆听是进入孩子世界的开始。

    4、很多在大人眼里无理取闹的行为,从孩子的角度看往往是有着它的合理性的。

    5、规矩不仅可以通过惩罚,也可以通过奖励得以实现。

    6、先学会做父母,然后再去教育孩子。有了这样的爱,一切改变皆有可能。

    7、父亲的最高境界是慈爱(为人父止于慈)。

    8、不能和孩子一起在爱中成长的父母一定不是一个好父母。

    9、规矩中有爱,爱中有规矩。爱即规矩,规矩即爱。这是最理想的教育境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能做到用爱去让孩子遵循规矩,那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10、一个刑警对作者说,有机会请您多办几所父母学校,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少几所监狱。这句话甚是发人深省。

    1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论你在生产岗位上的责任多么重大,多么富于创造性,你都要脊柱,在你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你,那就是教育孩子。

    12、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时间就在哪里。

    13、在教育中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不是别的,正是父母的情绪。

    14、带着个人情绪的规矩,不仅让孩子的心理受到创伤,而且往往还达不到改变孩子行为的目的。

    15、早期一味地非理性地对孩子进行粗暴惩罚,有时侯会适得其反,让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16、从认知上用过分满足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感受所好奇的烟味。

    17、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

    18、打孩子不能带有愤怒。在现实中,你很想打孩子的时候,往往是不能打的时候,因为你有愤怒。而你愤怒过后不想打的时候却是你应该打的时候,因为规矩不能随便拿掉。打孩子不能用手,要用杖。因为在我们去拿杖的短短几秒钟,也许我们已经平静下来了。打孩子之前要有语言交流。打孩子需要有爱。

    19、不能因为孩子认错了就不惩罚。否则孩子的认错不仅不再发自内心,而且会把认错当作逃避惩罚的手段。

    20、宝宝肚子饿了,妈妈知道,因为宝宝没有吃中饭。但是这是规定,妈妈也没办法,我们看看还有几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吃饭了。而不能说,谁让你不吃中饭的,你厉害啊,下次要听话啊。你这边是激发孩子和你的对立和不讲道理。如果看到孩子开始有求于你了,一面训斥,一面给食,你既没有爱,也没有规矩。

    21、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

    22、你如果不给孩子做规矩,孩子就一定会给你做规矩。孩子今天给你做了规矩,明天就要对这个社会做规矩。

    23、批大护小不合适,应该先护大。

    24、你让宝宝在睡眠上养成了对父母的依赖,这不仅剥夺了宝宝与生俱来的独立入睡能力,而且会造成将来很多行为和情感发展上的问题。

    25、其结果往往是因为对个人的害怕而不得不那样做,而不是对规矩真正的理解和警卫。这样的顺从遇到可以叛逆的机会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破坏力。

    26、没有一颗感受幸福的心,怎么能幸福呢?所以培养一颗感受幸福的心要比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重要得多。

    27、如果总是简单笼统地说,你真棒,你真聪明,对孩子的表扬会越来越没有力量。动不动就这样表扬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这样的表扬很廉价,甚至会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28、人因为有真正的敬畏才能谦卑。

    29、用延缓满足培养孩子克制和等待的能力。

    30、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31、我们要学会逃避试探而不是去挑战试探。

    32、我们常人不要误以为自己一定有战胜试探的能力,而是应该情形自己没有遇见这样的试探。

    33、等待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双倍地得到。

    34、孩子要求你读第二本书时,你可以要求她先把书放回书架。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等待能力,又能帮助她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35、你可以得到这个玩具,但妈妈有个小小的条件,那就是你要每天坚持自己刷牙,如果你能坚持一周,妈妈就买给你。

    36、让自己最爱的孩子学会最可怕的狠,你不觉得荒唐可悲吗?

    37、人生的四个圆:第一个圆是你能做的事情;第二个圆是你想做的事情;第三个圆是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第四个圆是你真正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找到第四个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没有找到自己的这个小圆,而是停留在外围的三个圆的某个地方。如果你能找到第四个小圆,你就可以做到坦然面对挫折,你就能享受过程。

    38、当功利的目标实现后,留下的只有憎恶和痛苦。

    39、在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好的教育条件的同时,不要忘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40、让孩子从小经理应该承受的磨难,这样她才会有负责任的人生。

    41、如果你没有敬畏,没有责任,即使你腰缠万贯也是一个穷得只剩下钱的可怜人。

    42、抖落泥土,升华自我。多少人却被生活中落下的一铲泥土所埋葬。一件不愉快的小事,我们会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长年耿耿于怀。于是这一铲泥土就把你的快乐、希望、平安都埋葬了。因为你非但不能抖落这负面的情绪,反而在上面孕育毁灭性的仇恨和报复。生命的积极变化不是从改变外在的环境开始,而是从改变内心的自我意识开始。

    43、人生原本就是一个在挫折中学习成长的过程,经理的挫折越早,所付的代价越小。

    44、过分严厉的规矩所培养的孩子就像那干枯的树枝,虽然一开始强硬,但没有真正的生命力。

    45、所以和孩子一起经理挫折,一起承担责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培养孩子抗逆力的重要环节。

    46、说出孩子的感受是一种很重要的交流手段,这样孩子会好受一点,因为她感到你的理解和爱。

    47、要改变孩子,需要先改变自己。

    48、养小宠物也是培养小孩同理心的有效手段。

    49、如果你的孩子在玩玩具,突然被别的孩子抢了,甚至还挨打了。你可以走过去,蹲下来,一面用手安抚孩子,一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能一面哭,一面告诉你发生的事情,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能力。然后再鼓励她和打她的孩子说一句,我不喜欢你抢我的玩具,你打我,我很疼。如果这时对方的家长没有积极的介入,那个孩子也毫无反映,你就到此为止,领着孩子走开。学会远离危险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呢?总之,既不能让孩子除了哭什么都不能做,也不要教孩子以牙还牙。

    50、做你能做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