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王直
赫赫有名大逆不道的人物王直也是徽州人。王直墓,建于2000年,是由日本福江市王直的后人修建的,这些王直的后人们同时还对柘林中心小学进行了助学捐赠。但就是王直这个墓,曾经掀起泫然大波。在国人眼中,王直是私通倭寇的汉奸,是民族的罪人。日本人竟为中国人的败类修墓,不是太藐视中国人了吗?于是两个青年教师出于义愤,就砸了王直的墓。这一时间曾经在前两年闹的沸沸扬扬。
王直是歙县人,曾经是一个徽商,明嘉靖十九年,王直率一帮人带着明王朝严禁出海的硝磺丝棉等商品驶抵日本、暹罗以及西洋国进行贸易,很明显的触犯了明代的海禁政策,明王朝把他定为倭寇予以打击,从而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一直到嘉靖三十六年,王直才被他的徽州老乡浙江巡按御使胡宗宪以诱降的方式捉住。
作为胡宗宪来自徽商故里,因为他也深深的知道,徽商的经营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还是有一定的促进意义的。无论是从老乡的情谊,还是从明王朝政策来说,他是希望这种海外贸易最后能够合法化,希望王直能够从事一个正常的海外贸易。
由于明世宗和部分朝臣力主治王直以死罪,在杭州官港口法场上被处以极刑。
因为明朝所实行的这种海禁政策,那么今天看来应当说是违背了时代的潮流的,所以在他(王直)的前半期,我觉得他所从事的海外贸易作为徽商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给他一个充分的肯定,但是他在建立宋政权称徽王之后,勾结当时的日本武士、商人来对中国的东南沿海进行疯狂的劫掠,使中国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的人民的生命财产收到极达的威胁。我觉得王直作为一个徽州商人的性质以及发生了改变。蜕变为了中华民族的败类。理应受到国人的唾弃。所以说两个青年教师的举动就不难理解了。
妓女救驾-赛金花
在清末徽州又出现了一个让徽州尴尬的人物,那就是在民间传言曾阻止八国联军屠城的妓女赛金花。赛金花原名赛彩云,12岁离开家乡黟县苏州去找祖母,祖母当时在苏州开当铺,家道衰落了,被后母卖到妓院里,所以改名傅彩云。
1887年,15岁的赛金花于48岁的前科状元洪钧一见钟情,被洪钧纳为妾,并随之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后来洪钧归国病死之后,赛金花重操旧业,才改名傅彩云为“赛金花”。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赛金花当时居住在北京石头胡同开设的“赛金花书寓”,曾与部分德国军官有过接触,而有关“妓女救驾”阻止八国联军的暴行传言就产生于那个时候。
应该说,这种说法当时是颇为流传的,这中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可能是刘半农先生的《赛金花本事》,因为在这个作品中就介绍了:“赛金花时而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妓女,时而又是活跃在那些贵族阶层中的公使夫人,她时而是一个贫病交加的老妇人,时而又是调解清朝政府与八国联军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斡旋人。”所以赛金花这一生应该说是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
但即便如此,这样的传说还是让徽州尴尬无比,徽州人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愿提及赛金花,也可能是因为无颜面对“程朱阙里”的徽州人吧。赛金花也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徽州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