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十二姗姗来迟育儿 |
分类: 育儿札记 |
从十二出生以来,我基本上一直给他戴纸尿裤,穿那种两条裤腿都有按扣的连体爬服,便于换尿裤,从没穿过开裆裤,就是早晨起来把次尿,平时就顺其自然了。现在他十四个月大了,一直就是这样。多的时候每天用掉9个纸裤,一般也有5、6个。
虽然也总听不少人说戴纸裤更不容易培养宝宝定时排泄的好习惯,但总觉得既然宝宝这方面还没有发育成熟,硬强迫他有这样的意识也不现实,太早脱掉纸尿裤,如果经常出现尿裤子的尴尬局面也挫伤他的自尊心。还是顺理成章地发展吧。据说十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开始有拉尿的意识了,只是他自己无法控制。我们那时也试图让他尝试着定时坐盆,但根本无济于事,哪能坐得住呢,早就爬跑了。
现在每次注意到他正在拉尿的时候,我都提醒他要提前和妈妈说,也不知他现在能不能听懂,但我注意到他现在每次拉了,我想给他换尿裤的时候,他总是往后躲,好象有点难为情的心理,不愿意被别人注意到。我想,这应该是宝宝渐渐有这方面的意识了!
虽然特想他能快点摆脱纸尿裤,学会自己入厕,但是其实这真是宝宝需要发育到一定的时段,循序渐进才能掌握的技能,不能着急,慢慢来吧。
今天看了篇文章《厕厕训练记》,也有点启发。
我是一个比较现代派的妈妈,倾向于成长的顺其自然发展。于是,我的小果果在戴纸尿裤这件事上,一直顺着他的自然戴到了两岁。

这些迹象让我觉得到了需要做点什么改变的时候了
两岁之后,我发现他逐渐对厕所很感兴趣,对于爸爸妈妈去厕所“哗哗”或者“臭臭”也很“跟屁虫儿”。以前,他可以把一个纸尿裤戴到变成将近1斤重的“沙袋”(当然应该叫“水袋”!),还满屋乱转,毫不知觉。现在,只要自己尿了一泡尿,就用手拍着前面,对我说:“尿尿了!换!”我当时只是想,刚尿了一次就换,也太浪费了!就告诉他,没事,不用换。可谁知果果不依不饶,委屈得直带哭腔儿,非要我给他换!那就换呗!可几次之后,我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了。后来偶尔有几天,我惊奇地发现,早晨醒来给果果换“尿包”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把他灌注得满满的纸尿裤,叫做“尿包”),戴了一整夜的纸尿裤居然是干的!
于是,我开始留意:白天,只要他尿尿了,他就会用手拍尿包,或者突然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很严肃地望着我说:“尿尿了!”如果遇到要拉巴巴,除了我们早已熟悉他的预先“镇定+憋红+瘪嘴”的表情之外,他现在还能在巴巴拉出来之前,小手捂着屁股,用“什么大事情降临了”的语气告诉我:“妈妈,拉巴巴……”并且,差不多他是每天拉两次,下午和临睡前,有近半个多月的时间,都是大概齐这样的规律。
综观这些“征候”,我基本可以判断:这个时候,可以帮助他练习不戴纸尿裤,用尿盆练习尿尿或拉巴巴了。于是,我们的训练就此开始。
好事磨两磨
成长多艰辛!妈妈也不易啊!本以为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儿,还是费了一点点周折。
* 对着尿盆,尿不出来,也不会拉巴巴了!
信心满满的我,开始随时密切观察果果的神情,一旦发现有了情况的先机(毕竟,好多时候他的报告都是进行时的),就立即把尿盆儿拿到他跟前,并且尽量做到“没当回事儿”似的、“很自然”地跟他说:“果果,尿个尿吧!”他倒是很听话,被脱下裤子,小鸡鸡就对准了尿盆。他自己也好奇地看着下面,我则耐心等待……半分钟过去了,我俩从盯着尿盆儿,到互相对视——没尿出来?!果果立即说:“不尿,不尿了!”裤子还拖在脚脖子呢,他就走了。拉巴巴的时候也是,难道是因为习惯了两年都是站着或者躺着拉,让他老老实实坐在尿盆儿上,他居然不会拉了!
我发愁得到处向人询问。一个刚好是儿童心理学的专家朋友告诉我,大多数小孩子会经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就是他们不习惯看见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显露在外。从长袖穿短袖时,他们会好奇地摸自己的胳膊;光着脚,他们的脚趾好像无所适从。屁屁露在外了,自然会紧张得不会便便了。好在耐心是一剂良药,解惑的我终于等到了果果松弛的第一次尿。
* 外出乘车,到底还要不要给他戴纸尿裤呢?
坐公共汽车,要是尿在人家车上,可就麻烦了!于是我偷懒,在外面还给他戴上纸尿裤。连着周末玩儿两天,到了周一,小果果居然退步又说尿就尿,也不找盆盆了。这可不好,脱掉纸尿裤这件事看来不能因为偶尔的特殊情况而摇摆反复,不然会给宝宝造成意识上的混乱。我坚定意志,不怕麻烦,不论在家、在外还是做客,都不再给宝宝戴。出门在外,就自备一个带密封盖子的宽口塑料瓶做为“应急尿盆儿”。上车前也尽量让宝宝先尿一次。并且教他,只要想尿尿就叫妈妈。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果果白天就根本摆脱了纸尿裤。不管是要尿尿还是巴巴,都会找妈妈,找盆盆了。
给自己严格的4条纪律
我从书上看到,儿童发展学家说,练习脱掉纸尿裤,自己上厕所是孩子在两三岁需要掌握的最后一项发展技能。它对于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很重要。我其实是一个性格比较急的人,于是,为了在这件事情上不给宝宝压力,我给自己制定了4条纪律——万一他要是“犯错误”了,我要“两说,两不说”:
“哦宝宝,你尿裤子喽!”——鼓励他了解“事故”就是这样再正常不过地发生了,并且妈妈接受这样的“事故”。不让他觉得有什么恐惧或者惊惶的感觉。
“我不是告诉过你吗!不能尿在裤子里!”——我是听过的一个妈妈这样训她的宝宝,我坚决引以为戒!孩子尿了,这样的话有什么用吗?!
“好了,我们一起换下裤子,然后你帮妈妈把地上的尿擦干净!你一定能很快学会去盆盆尿尿的!加油宝宝!”——我觉得这样能给犯了“错误”的孩子一点安慰,并且加强给他能自己学会上厕所的信念。
“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会去找尿盆呢!”——“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个句式是“自古流传”的教训方式。可父母们心里明知道,孩子根本不是“都这么大了”可还不会怎么样!我觉得这样的话除了让他们的自尊心受损,让孩子难堪,真是没有一点儿鼓励或者正面的作用!
最后突破——夜晚的胜利
最后一关就是确保夜里不出事儿了。因为有时候在果果熟睡的时候,他就会没有意识地尿出来,即便尿完了也不醒。我首先晚上7点以后就不让他喝太多的水,9点上床睡觉之前,一定要尿一次。夜里,要是感觉他翻滚得厉害,算算时间差不多的话,就把他尿一次。有时他自己想要尿尿会迷迷糊糊地醒来叫我。当然了,尿床的事故也没少遭遇。大概一两个月,在果果意识喝身体的成熟下,我们成功地完全解决了摆脱纸尿裤,自己上厕所的问题了!
Tips:
关于孩子还是学习自己尿尿,专家有些建议,请你参考。
* 女孩儿显示出明显的、自觉的想要摆脱纸尿裤的征候,大概出现在23个月的时候,男孩子会稍晚些,在25个月。
*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练习戒掉安抚奶嘴、或者你们刚刚搬了家,这时候不要急于让他训练上厕所。
* 把任何惩罚或者奖励机制加入到训练中,都是不合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