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观股海 |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在京东挂牌纳斯达克、阿里即将赴美上市的背景之下,广州市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司凯”)却打消了原来赴境外上市的念头,改为拟登陆创业板上市。
然而,该公司应收账款无论是绝对数额、还是占比,都比较高;而应收账款的主要客户存在规模较小、注册资本与经营规模不匹配、动产被抵押的现象。
净资产八成是应收账款
爱司凯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化打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为计算机直接制版机(CTP)。此次拟公开发行2000万股,拟登陆创业板上市。值得一提的是,爱司凯成立之初拟准备在境外上市。“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发展战略,拟改在境内上市。”爱司凯称。
对于这家拟回归A股上市的公司,其过高的应收账款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资料显示,爱司凯2011年末、2012年末和2013年末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长期应收款)分别为5193.06万元、7847.8万元、1.22亿元,占当期末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9.97%、44.82%、50.5%。无论是绝对金额、还是占总资产比例,爱司凯应收款项都呈逐年攀升之势。换个角度来看,以2013年为例,爱司凯实现营业收入22375.84万元,净利润4399.42万元。当年末应收款项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4.37%,是净利润的2.77倍。
截至2013年12月31日,爱司凯总资产约2.41亿元,净资产约1.55亿元,未分配利润5533.7万元。“这家公司应收账款占比太高了,净资产近八成是应收账款了。销售收入有一半以上的资金未回笼,那有什么必要销售那么多呢?这里面存在做高销售收入及做高净利润的嫌疑。”一注册会计师说。
“应收款项划分牵强”
对于应收账款过高,爱司凯在招股书“风险因素”中也予以列出。其解释,由于CTP具有单台价值较高、终端客户具有普遍规模较小的特点,公司销售及部分海外销售收款政策采取了行业内普遍采用的分期收款方式。
应收款项三个组成部分,爱司凯解释:“应收账款”包括一次性销售形成的应收款和采用分期收款的销售但客户未按照合同约定期限支付的逾期应收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包括采用分期收款且期限在1年以内的销售形成的应收款和上一期末结算期在1至2年的长期应收款结转到本期;“长期应收款”是指采用分期收款且期限在1年以上的销售形成的应收款。
“这种应收账款划分方法,我认为很牵强。首先,由销售商品形成的应收款不属于非流动资产的范畴;其次,‘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应该是从以前年度属于长期资产到了本年度不到一年了而进行的调表项目,并不是一种业务的账务处理方式;最后,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实质就是‘应收账款’,并不需要单列。”上述注册会计师分析道:“公司明确讲销售收款政策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那么就不存在它所称‘应收账款’主体部分‘一次性销售形成的应收款’。也就是说,它的‘应收账款’指的就是‘采用分期收款的销售但客户未按照合同约定期限支付的逾期应收款’。”
“通过账务的细化处理,可能是想解释应收账款过高的原因、减少公众对其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的担忧。”该注册会计师认为:“这种情况下,如果现金流情况不匹配的话,做高业绩的嫌疑就更大。”爱司凯2013年现金流量表显示,去年现金流量净额为1403万元。这一数值仅为当年净利润的32%,两者相差近3000万元。
第一大客户抵押动产
爱司凯应收账款主要流向了哪里?欠钱的客户实力如何,会不会形成坏账?
爱司凯招股书显示,深圳市克伦特印刷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克伦特”)和北京时先九恒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时先”)分别为公司第一、二大客户。2013年,深圳克伦特销售爱司凯产品金额为6789.96万元,占后者比重为30.35%;北京时先销售3123.76万元,占比为13.96%。两者占比合计达44.31%。
大客户对应的是应收账款大户。按照爱司凯应收款项分类方法,截至去年末,深圳克伦特应收账款余额为378.83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资产3092.43万元、长期应收款407.81万元,三者合计为3879.07万元,占当年销售爱司凯产品金额的比重为57.13%;北京时先上述三项金额分别为142.42万元、1481.97万元、428.37万元。合计为2052.76万元,占销售金额的65.71%。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显示,深圳克伦特成立于2006年3月,注册资本500万元。而在2013年9月26日之前,该公司注册资本仅为100万元。比注册资本低更令市场担心的是,深圳克伦特于去年12月份抵押了一批动产给深圳市金融联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抵押物主要为26台CTP。
北京市工商局信息显示,北京时先成立于1999年2月,注册资本为101万元(其中实物出资3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1999年的北京时先曾因在其网站中宣称“公司成立于1994年,一直致力于彩色印刷系统的革新与推广”而受到工商部门的处罚。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对北京时先罚款1万元。
“赊销比例高风险大”
“经营规模大小不能光看注册资本大小,要看经销商的实力情况。”一市场总监介绍道:“我们操作是,老客户根据上一年度采购金额除以10来确定‘信用额度’,额度之内可以先开票、发货。超过额度后,系统会报警。对于新开发的客户,必须要了解其注册资本情况。尽管经营产品不同,但赊销比例达到60%也太高了,经营风险大。客户如有闪失,就会是大窟窿。”
此观点亦得到前述注册会计师的赞同。“从财务审慎性原则来看,它要防范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现款现货如果做不到的话,给予‘信用额度’要适度。客户把经销的动产抵押说明其资金链吃紧。这种情况下,公司要加强催款力度、压缩应收账款规模。”
实际上,爱司凯已有“前车之鉴”。截至去年末,客户佛山市利印电脑制版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佛山利印”)形成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11.8万元,该公司已资不抵债,处于破产清算阶段。爱司凯对上述应收账款单独计提了全额坏账准备。佛山利印在爱司凯2013年末应收账款客户中排在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