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观股海 |
从2008年最高峰每吨卖12万元到2009年一季度暴跌至1.9万元/吨,草甘膦让众多中国企业损失惨重。由于行业持续亏损三年,大量产能退出,草甘膦行业供需结构得以改善,价格由2011年8月初21000元/吨上涨至27000元/吨左右,涨幅近30%,行业已经全面扭亏为盈。
行业回暖态势明显
草甘膦的除草性质是1971年由美国D.D.贝尔德等发现的,美国著名的孟山都公司开发,到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除草剂的重要品种。这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对杂草和作物均有伤害作用,因此主要用于道路、高尔夫球场以及转基因作物的除草。由于国际的转基因作物对此需求巨大,我国的草甘膦主要用于出口。
2008年上半年油价的飙升迫使美国大兴生物能源(主要原料是玉米和大豆),从而导致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推广,进而拉动草甘膦需求。由于行业门槛较低,国内大小草甘膦企业遂纷纷扩产。不料油价暴跌后,生物能源迅即归于平淡,草甘膦就此供大于求。很多企业迅速走向亏损甚至破产。行业持续低迷了3年之后,近半数草甘膦企业被淘汰出局。随着产能收缩、原材料价格上涨,目前草甘膦价格已经从低谷逐步反弹。
公开的监测数据显示,从2012年草甘膦价格的总体走势看,95%草甘膦原粉价格一季度上涨近5%,至2.53万元/吨;4月份略回调;5至6月进入销售旺季,价格重回高位,6月下旬市场开始出现“有价无货”的局面。目前,草甘膦价格最高均值达到2.7万元/吨。
某券商研究员介绍,本轮草甘膦价格上涨始于2011年8月,2012年以来,草甘膦价格加速上行。目前草甘膦原粉价格在27000元/吨左右,较2011年8月初21000元/吨的价格上涨6000元/吨,涨幅近30%;2012年以来上涨约3250元/吨,涨幅15%左右;2012年上半年,草甘膦产量增长22%,行业量价齐升、一货难求,供应持续吃紧。
其认为,供需格局改善是草甘膦此轮价格上涨主因。草甘膦经历2007-2008年的超级景气后产能激增,行业持续亏损三年,大量产能退出,农业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1158号公告、出口退税取消等政策加速了行业的去产能化,环保力度的加强对供给的无序增加有了限制,国际范围内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带动了草甘膦的需求,30%以下草甘膦水剂的退出提高了国内对草甘膦原粉的需求,至此,草甘膦经过去产能化后产能集中于大型企业,行业议价能力提升,需求的持续增长,供需格局的改善带动了产品价格上行。
行业环保门槛提高
对于草甘膦持续涨价的原因,中金公司认为有二,其中之一是环保力度加大。环保成本推升行业边际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环保不达标的厂商们的复产冲动。2012年1月1日起10%的水剂将不再获准在国内销售,生产企业将无法直接把母液配置成制剂,必须选择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母液。草根调研数据显示目前草甘膦废弃母液的处理成本大约在2000-4000元/吨不等。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草甘膦10%水剂在今年年初禁用,原粉的需求量现在很大,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草甘膦价格的上涨。此前,95%原粉在生产中会产生废水,其中约含4%-5%的原粉,这部分被多数商家用来生产10%水剂,大概在1800元/吨到1900元/吨。如果量大的话,10%水剂的销售收入就已经很客观了。现在呢,10%水剂不仅禁用,还要动用巨额资金投入到环保上,无疑加大了企业的投入成本,这一损失和一投入,差不多每吨要多3000多块成本,今年年初价格在22000,现在上升到26000是必然的。而且我觉得下一步草甘膦的价格还会上涨。”更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人士指出,国家即将禁止百草枯的使用,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将刺激市场对草甘膦的需求。百草枯和草甘膦一样都属于非选择性除草剂,但它对人体有致命的伤害,所以必须禁止。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出台的《“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要减少30%。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规模、多品种的农药生产企业集团,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此外,美国的动向也值得重视。最新信息显示,美国并没有放弃生物能源战略计划。7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为鼓励生物燃料的研发,美国政府将继续投入6200万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用于加速生物燃料的研发,这种生物燃料将最终取代军事、民航和船运所消耗的柴油和航空燃油。“生物能源对于美国来说意义重大。在保证不对环境进行严重破坏,成本也能不断降低的前提下,生物能源是一个很好的燃料。而且通过研究这种能源,美国也可以推广其生物能源技术,这无疑也有一种战略意义,今后各国一定会争相推广。”一位长期从事新能源投资的创投公司合伙人表示。
能否重现昨日辉煌?
2008 年上半年草甘膦价格飙升,由于行业门槛较低,国内的大小草甘膦企业纷纷扩产,随即草甘膦行业形成了严重的供大于求格局,草甘膦价从2008 年最高峰的12 万元/吨到2009 年1 季度暴跌至1.9 万元/吨,之后进入了长达3 年多的调整期。2012 年以来,草甘膦价格一路上扬。目前草甘膦行业已经全面扭亏为盈。接下来市场最关心的就是:今年草甘膦价格能涨到多少?
中金公司认为,过去三年全球草甘膦表观消费量几乎没有增长主要是由于消化自2008 年以来积累在各环节的大量库存。而实际消费量则应与耐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速正相关,经验系数约为1.5倍。经过过去三年的去库存周期,2011年全球的库存消费比已经降至5成左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全球草甘膦产业链逐步过渡到补库存阶段。如果只考虑2011年开工的产能,国内的开工率已经超过85%,但是就此认定产品价格将随着开工率稳步提升则显得过于武断。因为据统计,2011年全行业正常开工产能大约在80万吨左右,而停工1-2年以及停工2 年以上的产能则分别为14 万吨和7 万吨左右。一旦草甘膦价格大幅上扬,目前停工的产能将在利润的诱导下重新投入使用,行业开工率会跨越式下跌。
中金公司在模拟了闲置产能复工时可能会考虑的四种情形基础上,预计2012 年下半年若环保政策继续收紧,则草甘膦价格有望突破30000元/吨(涨幅空间13%),最高可能达34000元/吨(涨幅空间28%);若环保部门监管不力导致没有废水处理环节的厂商复工,则草甘膦价格峰值或将维持在29000 元/吨(涨幅空间9%)。
海通证券在综合考虑供给格局、环保、需求等因素认为,目前草甘膦行业持续复态势还将维持,鉴于主要草甘膦厂商价格控制力较强,且草甘膦价格暴涨可能带来新产能的迅速涌入,大幅提价并不符合现有厂商长期自身利益。短期内草甘膦价格难以形成2007-2008年那样级别的暴涨,但将温和上涨,如延续现在的供需格局,预计草甘膦价格可升至300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