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F6”之中国联通

(2010-02-01 09:53:02)
标签:

股票

分类: 观股海

香港联交所,中国通信行业三巨头中国移动(00941.HK)、中国联通(00762.HK)、中国电信(00728.HK)齐聚于此。74.2港元、8.66港元、3.24港元,是三公司昨日的收盘价。

 

H股是国际化的成熟市场,支撑通信三巨头股价如此悬殊的因素自然是各自的盈利能力,反应了其在行业内地位。然而,这些情况仅能代表2G时代;在3G来临的时代竞争格局正悄悄改变。

 

靓点:3G用户持续高增长

 

与其他A+H上市公司不同,A股市场的中国联通与H股的中国联通是两家公司。

 

中国联通(600050.SH)是一家特别限定的控股公司,经营范围仅限于通过中国联通BVI有限公司(简称联通BVI 公司)持有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通红筹公司,H股上市)的股权,而不直接经任何其他业务,收益来源于联通红筹公司。

 

股权关系为中国联通持联通BVI公司82.1%股权,联通BVI公司持联通红筹公司40.92%股权。根据比例换算,中国联通间接持有联通红筹公司33.6%股权。

 

联通2009年5月3G开始试商用,截至9月底共发展53万用户。自2009年10月份开始进入正式商用以来,联通3G用户持续高增长:10月份新增49.1万户;11月份新增80.1万户;12月份新增92万户。

 

从联通自身角度来看,3G正式商用以来发展的数量与速度都很客观。与同期2G新增户数相比,见下图:

 

“我的F6”之中国联通

上图可以看出,新增3G用户数自去年11月份已连续两月超过2G新增用户数,且差距呈现拉大趋势。由于联通3G用户多为中国移动用户,用户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较高,3G时代联通的用户结构将发生显著改变。用户结构改变将明显改变联通的盈利能力,联通在3G用户上的规模化发展将较快改善其盈利能力。此前去年11月,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透露的数字是,联通3G每用户ARPU已超过100元,并呈逐月上升趋势。

 

横向来看,中国联通近三月与中国移动3G新增用户数比较,见下图:

 

 “我的F6”之中国联通

与上图异曲同工的是,联通3G用户发展也是连续两月超过移动,且差距呈现拉大趋势。

 

法宝:iPhone+WCDMA

 

“iPhone在国内上市极为成功,我们对用户的反响感到高兴。我们很高兴能够凭借中国联通全球规模最大、速度领先的WCDMA网络,可以为中国285个城市的广大消费者提供革命性的iPhone产品和前所未有的3G业务精彩体。”这是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上月10日在iPhone 手机销售超过10万台时说的一番话。

 

常小兵言语之中泄露了联通正式商用三个月表现不俗的“天机”——iPhone和WCDMA。

 

2009 年8月28日,中国联通与苹果公司就未来三年内iPhone 手机合作销售达成协议,并将于2009年第四季度正式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iPhone 手机。12月10日, 联通宣布自10月30日iPhone正式在华销售以来,已经售出iPhone总量超过10万台。截至12月末,联通版iPhone总销量已达30万部。

 

联通管理层曾预计“iPhone 有望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智能手机”,表示有信心使3G 每月用户新增数达到100 万户。引人注意的是,目前联通对iPhone“水货”手机入网采取默许态度。此举措肯定会影响iPhone正规渠道销售,但另一方面无疑会增加其3G用户数。

 

与iPhone后天的因素相比,联通的WCDMA网络则属“先天”的了。2009年1月7日,工信部批准中国移动增加TD-S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电信增加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

 

业内人士认为让中国移动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是基于其在移动通信市场领导者地位考虑。如此安排客观上将会改变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联通所获牌照——WCDMA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终端最丰富、专利费用最低的一种制式,国际漫游也具备其他技术制式所不具有的优势。

 

目前联通的市场口碑正在建立,WCDMA制式带给用户的良好体验将使联通对另外两家竞争对手的优势开始显现。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在去年11月份举办的2009年亚洲移动通信大会上,常小兵公开表示,中国联通在3G时代的目标,不是中国通信市场的跟随者,而是“做3G市场领导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