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F6”之“中国建筑”

(2010-01-11 09:52:08)
标签:

股票

分类: 观股海

此文为中国建筑入选2010年TOP10的理由。

 

当手握瓦刀、却不甘心仅挣苦力钱时,便大举向下游延伸、进军房地产开发,彰显经营者图变意识;当大盘蓝筹新股出现一而再破发之时,大股东出手增持股份、旗帜鲜明亮出观点,体现了央企责任。这就是中国建筑。

 

比例:60:20:20

 

“60:20:20”,是中国建筑董事长孙文杰透露的未来公司三大主业房屋建筑、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营业收入所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中国建筑2008年报显示的上述占比数据是79.5:9.3:8.8。

 

据中国建筑2008年报数据分析,2008年中国建筑房屋建筑业务营收虽然占总营收近80%,但因净利率只有2.25%,因此只贡献41.7%的营业利润;房地产虽只占9%左右,却依靠22%的净利率,贡献了48%的营业利润。

 

中国的建筑业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其现状是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低。远的不谈,江苏在建筑行业很有名气,譬如“南通铁军”。建筑业是挣苦力钱的行当,很辛苦,与房地产挣的是小工的钱。

 

穷则变,变则通。从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岗位“走上来”的孙文杰显然看出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60:20:20”发展方向。甚至在利润方面,孙文杰直接表示“房地产的利润将来更是要占到60%”。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全资子公司,持有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即中海地产)约52%的股权。显然,中海地产这些年发展的成功经验坚定了孙的调整结构的决心。

 

领导定调,剑之所指,所向披靡。2009年中报数据显示,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房屋建筑营收占比为72.3%,较之2008年报下降7.2个百分点;房地产占比13.7%,上升4.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占比9.8%,上升1个百分点。

 

数据变动的一个特写是中国建筑去年在全国各大土地市场上“南征北战”。2009年9月以来,旗下的中海地产、中建地产、中建国际(中国建筑全资子公司),在全国各场热门的土地交易会现场频频现身。中国建筑地产业务几乎已遍及国内一、二线城市。

 

截至2009年11月末,中国建筑的土地储备达到4925万平方米,新增土地储备1661万平方米。中国建筑IPO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土地储备为3427万平方米,上市5个月新增土地储备占2009年新增的90%以上。按照中国建筑2009年前11个月累计销售面积519万平方米测算(万科2009 年全年销售面积663.6万平方米)。

 

“中国建筑大举向房地产进军有个隐形好处,解决应收帐款,”一有过建筑业经历的朋友说:“打个比方,卖房子的是老板,盖房子的是伙计。你不知道,我干过清楚,知道伙计跟老板要钱有多难。”

 

增持:肯定价值

 

2009年12月23日,在大盘次新股招商证券、中国中冶、中国重工相继“跌发”的情况下,中国建筑控股股东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通过交易系统增持500万股。中建总公司表示,拟在未来12 个月内以自身名义继续通过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

 

增持当日,中国建筑全天均价4.52元,距离发行价4.18元,尚有0.34元;即使按最低价4.44元算,也有0.26元。诚然,中国建筑对于“保发”是有预案的。中国建筑高层表示,“本次增持既表明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看好上市公司的未来,又体现出控股股东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力促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决心。从另一角度看,也反映中国建筑目前股价估值较低,不足以体现公司的真正的实际价值,当前股价应存在较大的升值空间。”

 

公告没说明增持的原由,除了上述高层场面上的理由之外,“脸面”肯定是关键因素。中建总公司在国资委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已连续三年被评为A级企业。A级企业不仅要有业绩,也要有形象。尽管中国建筑股价距离发行价还有一段距离,但在大盘股一再破发的背景下,“保发”肯定也是其出发点之一。

 

搞建筑,做房地产,都是脸面工程。中建总公司会死守发行价的,以其实力相信能做到,这也是我看好中国建筑的一大理由:投资安全边际高,具有较强的风险防御功能及较强的上涨动能。

 

董秘答疑

 

问:中国建筑房地产业务规模目前仅次于万科,未来有没有做第一的打算与目标,预计何时能实现? 

孟庆禹(中国建筑董秘):公司肯定有做第一的目标和打算。我们有大约80亿的IPO募集资金是投向中建地产的,同时,上市以后,公司利用自身资金向中海提供了大约100亿的资金支持,两个地产品牌协调发展,让公司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有了可能。

 

问:公司提出的三大主业营收占比60:20:20的目标,有无具体实施进度? 

孟:我们估计三大主业的营收占比 2009年能达到70:15:15,2011年有可能接近60:20:20。如果公司营收达到3000亿,房地产业务就能占到600亿,按10%的净利率来计算,地产板块就能贡献60亿的利润,公司的股价向上的根基就很稳固了。

 

问:控股股东12月23日实施增持,公告中为何未表明增持动机?12月23日均价在4.5元一线,未来股价如回落,是否在此价位继续实施增持? 

孟:这里首先要说明一点,增持行为是控股股东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行为而非股份公司自身的行为,控股股东具体的增持计划股份公司无从知晓。但是目前公司的投资价值无疑是很凸现的,很多证券公司,比如西南证券,其年度策略会上都推荐公司股票,认为其是为数不多的还没有大涨过的大蓝筹。房地产业务方面,公司土地面积突破5000万平米,平均2000元每平的土地价格,建安成本按2000元每平米算,售价按平均6000元每平米算,利润有保证,那么这部分业绩未来几年肯定会逐步释放出来。

 

问:对于中海地产、中建地产两地产公司,未来如何区分定位? 

孟:中建地产上海拿下了新江湾城的土地后,也有很多投资者致电公司,说中建地产的定位为什么和招股说明书的不一致。这里面需要说明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两个地产品牌统一策划、协调运行。中海地产的重点还是一二线城市,开发高端商业住宅;中建地产的重点还是二三线城市,大众精品住宅提供商。不能因为某一两块土地就认为公司两个地产品牌的定位不明。国务院出台的2010年刺激经济十条举措中将增加保障性住房投资放在首要位置。届时,大家肯定能看到中建地产积极开拓的身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