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灯泡看大出口
(2009-03-12 12:48:26)
标签:
财经 |
分类: 经济金融 |
昨天,海关公布的外贸进出口数据很“雷人”,24.9%的降幅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严峻的数据引起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担心,直接导致A股未追随国际市场而反弹。纯粹数据谈数据,欠缺足够信服力。以一个产品、一件小事来看整个全局的问题,算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吧!
上周,去以前单位转组织关系。既然去了,自然是到昔日同事、好友处坐坐、“韶韶”。去了老友陈君处,发现其很轻松惬意,往年这个时光可不是这样的。
陈君是OEM部门的负责人。所谓OEM,就是“贴牌生产”。他的工作内容是找工厂贴牌加工自己公司产品,类似于采购部。
3月份是照明行业旺季的“尾巴月”,经销商很看重;3月份是一季度绩效考核关键月,因牵扯到“票票”销售员很在意。因此,3月份的货源供应问题容易被聚焦、被放大。其中,问题重中之重是灯泡品种的供应。
以往辰光,就是去年,我是亲历陈君受夹板气痛苦经历。一方面,产品供货一旦不及时、断品种,经销商便投诉“完不成任务是你缺货、返利一分不能少,是你厂家原因”、销售员抱怨“因为缺货原因而未完成的订单视同完成”,所有的牢骚最终汇总到头那里。陈君便经常被领导叫去“耳提面命”。
按理说,他完全可以进行压力传递,把压力传递给加工厂。然而,加工厂根本不买账,订单任务很饱满,尤其是出口订单:“要做可以,现款现货,我压缩出口单”。
今年情况变了,货源不愁了,一个个都乖了。令厂家变“乖”的是原本依赖的出口订单的大幅减少。据行业协会统计,2008年照明电器行业出口增幅趋缓,灯泡出口同比下降50%,这里面有一定环保的因素(用节能灯替代灯泡)在里面。
闲聊茗茶之际,发现旁边有一箱从沈阳寄过来的灯泡,觉得奇怪。因为灯泡加工厂里没有沈阳的厂家,便问之何故。“国外粮断了,都来国内找食吃了。”陈君戏称。
诚然,作为大批量生产的灯泡产品,原本依然出口的突然转内销,谈何容易。没有市场销售渠道,销售量上不去,做出来就是库存。不走量是“死路一条”。倘若,想要走量,只能走低价路线,因为没有品牌。这样搞,成本又吃不消,这是在“找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篇博文“沙发”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