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先生与民先生
(2009-03-03 10:05:01)
标签:
财经 |
分类: 政治历史 |
因为不是代表、委员,自是去不了北京参加已被简约的两会发表自己的“政见”。好在手控媒体——博客,在两会召开之际、藉此发表自己的“提案”——改先生与民先生。
其实,这两先生已经在上月底董事局审议总经理年度工作报告时被提到了。当时提出指导今年工作的24字原则——“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显然,后面12字是新增的,其突出字眼是“改革”和“民生”,而先前出台的4万亿、十大产业规划则是针对前12字的谋篇布局。
窃以为改先生与民先生在两会上能受到欢迎:一是空前9000亿财政赤字下两位先生有足够理由得到优先安排;二是纯粹的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边际效用已大幅递减;三是民间始终对政府投资的效率、效能存有疑虑。
两先生的要点在“内需”和“社保”上。
内需
在外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何启动消费对于扩内需、保增长显得非常重要。综观人口大国,泱泱13亿之众,然而锁定目标消费群体的话,则让所有商家“有失所望”。
可施之策:
1、弱势群体的关注。继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较高;去年提出的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任重而道远,立足当前、未雨绸缪;发放消费券。当然各地要“量力而行”;
2、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我国消费难以启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过低,而减税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有效办法。而个税目前遭遇的尴尬是纳税人的心理税负不平衡与不合理问题。
社保
社会保障的完善实质上能稳定消费支出的预期。支出预期的锁定,从另一方面可以鼓励百姓“放心”消费、是可以间接刺激消费的。
发展方向:
1、狭义社保。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仍然比较小,下一步的改革的目标是突破行业、职业和所有制限制,把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作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对象,着力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当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是题中之意。
2、医改方面,1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俗称“新医改方案”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此普惠制方案应加速进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篇博文“沙发”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