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降息为何遭两阴棒?
(2008-12-01 09:11:35)
标签:
股票 |
分类: 观股海 |
市场原本以为神秘莫测的大幅降息会带来莫测高度的上涨,结果是等来的高开低走并遭受连续两个大阴棒“痛击”。与此同时,无论是周边市场抑或国际股市,或多或少受中国降息刺激一片歌舞升平。降息“宗主国”怎么了?
对于此,想从三个方面阐述下观点与看法:
第一,降息的背后是实体经济的严峻。
空洞的说教是空白的,只是周遭的实体经济与实业状况的寒冷让人嗅到冬天的味道。温总连续五天召开各方面专家开座谈会,这不是做秀或是务虚的,形势逼人呐!一年一度的经济工作会议往后延期,既是要看新一轮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实施后情况,又要观察国际国内情况变化,“见风使舵”要看风。
第二,主力资金陷入迷雾。
降息利好第二天,市场高开低走、又现“死水一潭”时,与朋友分析时提到:“
基金前面不买,现在更不会买了;把基金当猴耍呀,基金经理很生气;反正又不是自己钱,去他妈”。虽是腹诽之言,但也未尝不反映时下基金心态。
“最牛基金经理”预测明年股市时,用了“一团迷雾”来形容。“一切皆有可能。现在买怕被套,不买怕踏空”,这是基金陷入左右两难困境。指望困境中的基金在利好出台追高显然是痴人说梦。
第三,两大权重板块拖累大盘。
这里两大权重板块指的是银行与地产。银行对沪深大盘影响都大,地产对深圳尤其大。
对于银行板块,存贷款利差减少显然对其是利空消息。以一年期贷款利率大幅降1.08点,同期存款利率随之下调,这个对冲是没有问题。问题在活期存款上,活期从0.72到0.36,降幅为0.36。1.08-0.36=0.72,再乘上活期占总存款45%的权重,0.72*45%=0.324,就是影响银行的利润所在。
大幅降息对于房地产企业肯定会减少其融资成本,但房地产问题的关键是需求不足。而经济不景气的预期使得这方面的需求短期内很难有所改善。工资性收入好,财产性收入也好,预期都不明朗、都不乐观,人们又怎么会推高或维持尚未怎么下跌的房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