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育儿/亲子都都 |
分类: 都都专栏 |
今年的国庆七天长假,没有“东奔西跑”式回乡走访,没有探亲访友的觥筹交错,生活一切平平淡淡。思索总结下,却发现假期可述的就一件事——带都都。
放假前一天,都都爷爷接奶奶回老家了。不知不觉,奶奶来南京带都都一个多月了。家里的“作坊”积累一大堆活。爷爷忙里又忙外,一个人支持一个组织的运作累得吃不消。奶奶在带都都的同时常常“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家里的一摊事务牵挂不下。我和都都妈妈是看在眼里、放在心上。适逢长假,就让都都奶奶早点回家了。
从1号开始进入我们两人带都都的时期。都都妈要忙内务,包括洗衣、做饭、清洁卫生一堆事。我呢,内务的活干不好,主要就抱都都、带都都、陪都都了。凡事只要用心思考、总结,还是好摸索出规律来的。
下面是一天带都都的经历与安排:
6:00
6:00——8:00 这段时间要完成都都穿衣洗脸,进行第一次喂食(三个小时喂一次奶),便便(俗名:拉巴巴)。因为8点钟之前早凉,不宜下去放风游玩。
8:00——9:00 下楼进行一天的第一次放风。一般来说,一家三口一起下去,顺带将买好一天需要的菜。
9:00——10:00 都都一般到九点左右要进行大约一个小时的早寐。都都妈妈利用这个时间给都都做好辅食,一般是儿童面条加上些新鲜蔬菜。
10:00——11:30 都都醒来后,喂做好的辅食。如果不够的话,再补充些奶粉。打开电脑,放些音乐听。现在的都都听音乐不如前段时间那么安稳了,小家伙看见键盘莫名的兴奋,会伸手使劲得敲击键盘。
11:30——14:00 国庆期间,南京天还特别热。在这一天当中最热的时段,还要带都都下楼转转。此番下楼不比第一次,一般都是准备好两个袋子带着装水的奶瓶、尿布、卷纸、垫子。然后到了楼下,将都都放上存放在楼梯间的推车上。优哉游哉,尽找荫凉的地方譬如楼宇背后、围墙边逛逛走走。都都在小推车上表现得很高,一般一声不吭,四处张望。我颇感自豪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从来没有让都都将裤子、车子尿潮过,总是很及时得进行把尿工作。
14:00——15:00 都都午休时间,一般也会睡一个小时左右。都都妈妈利用这段时间清洗下从上午到现在的脏了、湿了的尿布、衣物等等。
15:00——16:00 过程基本重复上午10点到11点的工作,喂食、听音乐、游乐。
16:00——17:30 一天中的第三次下楼。三次下楼,方向、目标、地点都不一样。这个时段,有宝宝的基本上都带出来放放风了。带都都必去的三个地点:健身区(老人带小孩居多)、游乐区(以会走的小孩为主体,荡秋千、滑滑梯、旋转木马等等)、湖边(让都都感受自然景色)。
17:30——18:30 回家进行一天的收尾工作,给都都洗洗澡、吃吃晚饭。玩了一天的都都,睡的比较早。
流水账的记录看似很轻松,实质不轻松,做起来可一点含糊不得。都都的哭声就是行动的指令。每天因为这小子带来的工作量还真不小、真不少。
假日期间,遗憾的是我从1号起就有点感冒,持续了三四天。因为人手不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经常要抱抱都都。好在都小子,抵抗力不赖,尽管喷嚏不断、鼻涕常流,还有点咳嗽,总体情况还不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