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足球 |
分类: 天下体育 |
不经意间,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昨晚又创造一丢人纪录,27年首次未进入亚洲杯下一轮。这也标志着中国队正式回归亚洲二、三流行列。
说不看中国男足比赛,那是气话;看中国男足比赛,是理智战胜冲动。毕竟,足球是个人喜爱运动,再加上与中国沾边,好歹有着爱国主义的意味,三场比赛全部看全了。
第一场5:0胜马来西亚,第二场先赢后平2:2平劲敌伊朗。一胜一平积4分,在最后一轮处于明显有利地位,“只要打平就可出线”。就是这“打平就可出线”,使得中国队再次载了,0:3负于乌兹别克队,输得是稀里哗啦、体无完肤。
“打平就可出线”,害死人呐
同样是在东南亚,同样是在“打平就可出线”的情况下,1996年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小组赛本来是十载难逢搞死老对手韩国的好机会,结果0:3;
同样是在亚洲杯,1996年,中国队小组赛前两场3:0胜叙利亚队,0:2负于昨天的对手乌兹别克队,一胜一负,当时的情况是最后一轮对阵日本队,也是只要“打平就可出线”。结果,让我们看到了极其丑陋的一面,90分钟比赛80多分钟双方再打默契球,频频在本方后场倒脚。最后时刻,日本队3号相马直树捅身一刀,1:0。但戏剧性结局是,被我们打败的叙利亚队帮了中国队的忙,他们战胜了乌兹别克,使得中国队虽败但也出线了。
“打平就可出线”的背后
昨天比赛快要结束之际,央视解说员刘建宏希望广大球迷冷静面对失利,不要将中国足球痛斥的一无是处,要好好总结。
我们要总结,首先要摈弃“打平就可出线”的思想。
一、中国人是爱玩小聪明的。“打平就可出线”,赛制赛程的确如此。于是乎,就可以偷懒了、省力力,投机取巧了。这是中国“猪”协、中国足球队一脉相承的思想。落实到球场上,就是保守、不思进取。体现在比赛上,就是全线退防,中场区域拱手相让,让对手轻松进入本方防守三十米区域内。天道酬勤,任何事情来不得半点偷懒,这种做法只能自酿苦酒自己尝。
二、“打平就可出线”已经演绎成中国足球“悲剧”的传统。目前来看,中国队这种情绪还在向其他层面蔓延,譬如前不久的亚俱杯。长期以来,将会使得笼罩在这阴影之中。打铁还须自身硬。
为什么澳大利亚、韩国队能在两战仅积1分的情况下,最后一轮能战胜对手出线?为什么他们能顶住压力,压而不跨、弯而不倒?因为,他们具备了强队的素质,有着强队的底蕴与气质。
去他妈的,“打平就可出线”。以后谁再持这论调,就跟谁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