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货币政策 |
分类: 观股海 |
按照常理,在这史无前例的“三箭齐发”下,股市应该应声而落,至少要进入短期调整。然而,股市却没有给老领导现任央行行长、前任证监会主席周小川“面子”。沪深两市在早盘低开消化利空消息后迅速上扬,上证指数收盘上涨1.04%,深圳成指上涨1.39%,沪深两市双双创出新高。这可是在权重银行股消化存贷款利差缩小的利空而下跌的背景下取得的,可谓市场强劲、资金不竭。
多重利空,被股市迅速消化并被理解为利空出尽,继而转为“利好”。面对股市,央行黔驴技穷了?!
从目前中国机构设置情况来看,银监会的成立剥离了中国人民银行原先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行使货币政策工具,藉此以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从而调控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控制总量;另一类是通过市场机制对总量施加间接影响。从现行发达国家调控来看,直接控制总量模式已被淘汰,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间接调控工具。
对与中国而言,1993年国务院通过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外汇操作、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灵活地、有选择地运用上述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
目前,股市亢奋不已、居高难下、迅速消化利空,主要归结于货币供给充足、资金推动股市上扬。包括央行上周的“射出的三箭”都是来减少货币供应量,来给股市降温。箭射出,温却没有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减少商业银行贷款的规模,通过“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然而0.5个百分点淹没在资金的“汪洋大海”中;提高后存款基准利率实质仍是“负利率”,与火爆股市的赚钱效应是小巫见大巫;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早在人们预期之中。因而对扩大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浮动幅度也无动于衷。
细数央行的“七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外汇操作、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是已经射出的“三箭”,当然央行可以重复地射。还有四箭,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对减少货币供应量无多大影响,公开市场操作、贷款限额则是可以施射的剩余两箭。照敝人来看,眼下采用恐怕未必有效,说不定适得其反,引发报复性上涨。
看来面对如火如荼的股市,央行真的是黔驴技穷了!
相关文章:提高ATM取款额度是件好事
推荐文章: 情不是这么煽的!
都都魅力秀:洗澡记
休闲时空: 小测试:你是个会拍马屁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