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廉物美”是中国人经济思想认识误区吗?

(2006-09-25 12:25:25)
分类: 营销管理
看了最近一期的《名人传记》杂志,里面有篇关于王永庆的文章。王永庆是台湾著名的实业家、台塑创始人,白手起家,是华人富豪里翘楚。
有一作家,总结王永庆企业管理心得与经验,写了本《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八堂课》。其中,第七堂课叫做“价廉物美”,“只有建立在价廉物美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蓬勃发展”。
对此观点,我是持赞同意见的。

今年初,有一研究品牌战略的经济学家,来南京作关于“自主创新与名牌战略”的专题报告会。报告会中,这位专家提到“中国人经济思想中的缺陷”,其中顺口提了“价廉物美”造成国人思想认识的误区,认为名牌就应该是名牌,应该“物美价高”。

敝人认为,“价廉物美”与名牌战略是不冲突的。

首先,“价廉物美”体现的是对商品性价比的重视与追求。
“价廉物美”中的“价”、“物”是名词,“廉”、“美”是形容词,有一定的对比性的形容。“价”反映的是价格,消费者购买东西需要支付的货币;“物”是使用价值的载体,也就是商品本身。“廉”是便宜的意思,相对于同类产品;“美”是相对于同类产品,使用价值要高。
“价廉物美”放在一起,体现的是对比同类产品,性价比高。对于生产制造者而言,就是使消费者获得需求满足程度超过其预期水平。

其次,名牌产品也要“价廉物美”。
名牌是知名品牌,是众多同类产品的佼佼者。品牌成为名牌有其支撑点,譬如技术、质量、服务等等。优异于其他同类者,自然会产生溢价,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当然,名牌也不是万能的,名牌也是需要竞争的。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接受名牌产品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但这个高,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是无限的。
这也就是涉及到性价比问题了,名牌产品如果也能“价廉物美”,其高于普通产品的价格在其承受的范围内,自然更受欢迎了。

最后,“价廉物美”应该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
作为九旬老人的王永庆,其毕生经验的总结,是经过其多年的考证的。“价廉物美”本质上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体现了现代的营销观念。
一个企业,打造自己的产品,满足了“价廉物美”,等同于在性价比上全面占优,等同于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价廉物美”是相对概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的过程,是个痛苦的、充满压力的过程,也是需要“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空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