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行走 |
漳州月港以前很是繁华,明代时候是我国唯一的出海港,水上船只来来往往,街上人潮涌动,非常热闹,号称大明第一港,只可惜好景不长。
开车来到月港,到了观音亭,里面供奉着观音,有人在烧香拜佛。从边上的小巷进去,来到月港海丝馆,到里面参观,对月港的前世今生有了一些了解。
边上是古街,保存完好如初,只是往日繁华景象不再,街上甚为冷清,一路走下来,就碰到几个年轻人,也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口。街上的店铺不少都关着,看来没什么生意。街道不宽,两边是房子,闽南红砖风格。与别处不同的是,门口挂着竹帘,门的上方写着江夏、颍川、鸿禧等堂号,分别是黄姓、陈姓和李姓人家。
古街里面有很多庙宇。观音亭、关帝庙、兴仁宫、水仙王庙,感觉没走几步,就可以看到庙宇,这些庙宇规模大小不一,供奉的神仙也不同。也许是航海风险很大,人们都要祈求神明保佑,也让这些庙宇香火旺盛。
从老街的巷子穿过去,来到九龙江边,眼前一片开阔。岸边芦苇密布,长势旺盛,蔚为壮观。对岸是造船厂,河上满是船只,一派繁忙的景象。以前的码头,如今已经不见踪影。月港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容易淤积,水深不够,大型船只无法进出,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衰败也就难以避免了。
《早餐中国》有介绍过海澄镇的添仔柴火面,看地图离月港古街不远。这家店深藏在巷子里,不太好找,把车开到附近,再导航走过去,七拐八拐好不容易才找到。点了面条,加了大肠、小肠,还有罗汉肉,食材新鲜,猪肉也切得大块,比较有嚼劲,汤头是用上好的骨头熬的,味道鲜美,果然名不虚传。这家店很简陋,长期烧着柴火,店门都被熏黑了,折叠桌塑料凳,但是味道做得好,依然吸引很多食客。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月港曾经繁华无比,如今归于平常,唯一不变的是改变,只有因时而变,才能跟上时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