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iddle/53f5b3f0tbb2e756c0650&690
在与小朋友的交流、交往方面,我儿一直是弱点。1岁多的时候,我儿一点儿都不愿意跟小朋友在一起玩,后来见到小朋友就跑,不知为何对跟他一样大的幼儿会这样反感。见到了明显比他大的孩子,他不会这样。见到了陌生的成年人,他也会跟人家交流。只有年龄相仿的小朋友是绝不靠近的。渐渐长大以后,可以和小朋友和平共处,但是相互之间各做各得,没有交流。后来上幼儿园了,亲眼见证了最初不爱跟小朋友拉手,到后来可以跟小朋友拉手,但是,幼儿园里面一直没有我儿念念不忘的好朋友,我想,这就是缺少交流造成的吧。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选择了很多办法以期能帮助他自主的和小朋友交流。
亲子班——在出现不愿意跟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之后,我最先选择了红黄蓝的亲子班,想着在亲子班能接触一些同龄的小朋友,在游戏中培养交往能力。亲子班我们一直在上,甚至2岁多还换了东方爱婴。先不说这两个亲子机构的好与坏,只是这种方式并没有锻炼出我儿与同龄小朋友的交往兴趣,依然我行我素,不搭理人家。对小朋友的主动示好还是视若不见,只是不会再跑了。
亲子活动——参加了两个圈子组织的活动,还参加几次小野人组织的活动,活动都不错,我们也玩的不亦乐乎,但是这并没有拉近我儿与小朋友们之间的距离。依然是我行我素,依然是没有语言和行为的交流。
固定玩伴——每个周末都会固定和两个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北京的山山水水,室内室外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但是三个小朋友在一起都是各玩各得,互相之间谁都不理谁。后来大喆渐渐长大,也因为比我们大一岁,很喜欢多多,总是主动跟多多说话,搂着、抱着的,但是我儿反映冷淡。
大喆对我儿的好那真不是一般的好,犹记得今年平安夜我们一起去金汉斯吃烤肉,我带着他们俩在外面玩,后来要去卫生间,让他们两个在门外等我,外面有椅子,让他们坐在那,我儿嫌脏,不愿意坐。大喆就抱着多多坐上去,让多多坐在他腿上,直到我出来。我儿在外面不爱走路,总要求抱着,大喆竟然主动的抱着我儿走,只是两个差不多少的孩子,难度还是可想而知的。
熟悉的环境,固定的人——经常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之间,交换环境,今天你来我家玩,明天我去你家玩。小朋友之间都很喜欢这种方式,对此乐此不彼。但是,在家里玩的时候,也是各自玩各自喜欢的,不能两个小朋友很融洽的共同玩,也没有过多的交流。
这些种方式都没有达到我的目的,生活依然按部就班,我只能安静的等待我儿自己的成长。
却忽然间我发现了共同兴趣的力量。
共同兴趣——喜欢植物大战僵尸。大喆和多多都喜欢这个游戏,大喆已经可以自己玩了。多多不能自己玩,让我们玩他看着,于是就被我们扼杀了,不允许他这一爱好的泛滥。(其实是无意义的,因为他又在玩无数的小游戏,并因此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却忽然有了《植物大战僵尸》的书,太多小朋友喜欢这个书,我儿也爱上了,每天都要讲。大喆如是。昨晚大喆来我们家玩,两个孩子先是一起说那些书里的内容,然后就开始成为联盟,一起当僵尸,各种各样的僵尸,打我们这些植物。两个孩子疯玩了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啊。这是这么久以来,两个孩子最融洽的一次交往,完全成为了一个整体,相互之间有语言和肢体的交流。看的我兴奋不已,觉得我儿终于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迈上了一个台阶。走的时候两个孩子拥抱,约下次见面的时间。我儿还说,你快走吧,得回家睡觉了。送他们到门外,我儿飞吻。这礼遇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借此也可以看出这一晚让他们俩得友谊突飞猛进。
想着这几年我一直想努力达到的目的不就是我儿能与小朋友之间有语言、行为与情感的交流吗?通过各种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都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我所想要的这种交融却在这不知不觉间来了,我仔细想了想,这就是共同兴趣和爱好带来的结果,共同的语言比什么都好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