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提督の决断3 — 舰型设计重要参数之精确解析

(2009-09-25 08:24:53)
标签:

军事

分类: 游戏

作者按:虽然提督3游戏中舰型设计没有飞机设计来得有用(巨舰大炮主义者长门兄除外^_^),但是作为爱好者,不能不最求完美。所有的数据均由本人亲自测试,虽然后来在帮助文件中发现也有部分数据,但是并不详细,而且——测试得来的结果有时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为了验证是否有问题,之前发了2个铺垫贴(舰船设计之——德意志型神话的破灭提督3舰船速度精解),和大大们充分讨论了一下。
因为是作者亲测,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希望大大们拍砖。

 

舰型设计重要参数(对于提3舰型设计必看)

(数据以日米开战剧本为基础,以其它剧本为基础得到的数据可能部分会稍有不同,但总原则不变)
攻击效果是有效攻击力和命中率的综合作用。战队有效攻击力越高、战队命中率越高,则攻击效果越大。
经测试,有效攻击力(多舰可以累加)越高,则命中率越高。
提督的能力越高(50以上见效明显),对其指挥的战队影响越大:
航空战指挥能力可以提高该战队航空机攻击命中率,击沉敌舰的几率上升;
炮击战指挥能力可以提高该战队炮击命中率,击沉敌舰的几率上升;
水雷战指挥能力可以提高该战队鱼雷攻击命中率,潜水舰以外的舰船用鱼雷击沉敌舰的几率上升;
潜水战指挥能力可以提高该战队反潜爆雷命中率,潜水舰用爆雷击沉敌潜艇的几率上升;
陆上战指挥能力可以提高陆上部队攻击命中率,陆上部队攻击敌侵攻队全灭的几率上升。

 

一、主炮/副炮

舰船修正值:
舰炮口径      修正值(每1门舰炮所需修正值点数)
51.0cm        120点
46.0cm        100
40.6cm        80
40.0cm        76
38.1cm        72
38.0cm        70
35.6cm        66
30.5cm        62
28.0cm        60
20.3cm        55
20.0cm        53
19.0cm        49
18.0cm        45
15.5cm        40
15.2cm        38
15.0cm        36
14.0cm        33
13.3cm        30
12.7cm        25
12.0cm        22
11.9cm        20
11.4cm        18
10.5cm        16
10.2cm        15
10.0cm        14
8.80cm        13
8.00cm        12
7.60cm        10

 

有效攻击力参数表:
》T3PK版(下表为日本方数据,美国方有效攻击力要加1)
51.0cm 炮击半径9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61 2格62 3格63 4格65 5格67 6格68 7格70 8格71 9格73
                               对舰 1格39 2格40 3格40 4格41 5格43 6格44 7格44 8格45 9格47
46.0cm 炮击半径9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56 2格57 3格58 4格60 5格61 6格61 7格62 8格65 9格66
                               对舰 1格36 2格36 3格37 4格38 5格39 6格39 7格40 8格41 9格42
40.6cm 炮击半径7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48 2格50 3格51 4格52 5格53 6格55 7格56
                               对舰 1格31 2格32 3格32 4格33 5格34 6格35 7格36
40.0cm 炮击半径7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48 2格50 3格51 4格52 5格53 6格55 7格56
                               对舰 1格31 2格32 3格32 4格33 5格34 6格35 7格36
38.1cm 炮击半径7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46 2格46 3格47 4格48 5格50 6格51 7格52
                               对舰 1格29 2格29 3格30 4格31 5格32 6格32 7格33
38.0cm 炮击半径7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46 2格46 3格47 4格48 5格50 6格51 7格52
                               对舰 1格29 2格29 3格30 4格31 5格32 6格32 7格33
35.6cm 炮击半径6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43 2格43 3格45 4格46 5格47 6格48
                               对舰 1格28 2格28 3格28 4格29 5格30 6格31
30.5cm 炮击半径6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38 2格38 3格40 4格41 5格42 6格43
                               对舰 1格24 2格24 3格25 4格26 5格27 6格28
28.0cm 炮击半径6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36 2格36 3格37 4格38 5格40 6格40
                               对舰 1格23 2格23 3格24 4格24 5格25 6格25
20.3cm 炮击半径5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31 2格31 3格32 4格32 5格33
                               对舰 1格20 2格20 3格20 4格20 5格21
20.0cm 炮击半径5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31 2格31 3格32 4格32 5格33
                               对舰 1格20 2格20 3格20 4格20 5格21
19.0cm 炮击半径5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30 2格30 3格31 4格31 5格32
                               对舰 1格19 2格19 3格20 4格20 5格20
18.0cm 炮击半径5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28 2格28 3格30 4格30 5格31
                               对舰 1格18 2格18 3格19 4格19 5格20
15.5cm 炮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27 2格27 3格28 4格28
                               对舰 1格17 2格17 3格18 4格18
15.2cm 炮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27 2格27 3格28 4格28
                               对舰 1格17 2格17 3格18 4格18
15.0cm 炮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27 2格27 3格28 4格28
                               对舰 1格17 2格17 3格18 4格18
14.0cm 炮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26 2格26 3格27 4格27
                               对舰 1格16 2格16 3格17 4格17
13.3cm 炮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25 2格25 3格26
                               对舰 1格16 2格16 3格16
12.7cm 炮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23 2格23 3格25
                               对舰 1格15 2格15 3格16
12.0cm 炮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22 2格22 3格22
                               对舰 1格14 2格14 3格14
11.9cm 炮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21 2格21 3格21
                               对舰 1格13 2格13 3格13
11.4cm 炮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20 2格20 3格20
                               对舰 1格12 2格12 3格12
10.5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18 2格18
                               对舰 1格12 2格12
10.2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17 2格17
                               对舰 1格11 2格11
10.0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16 2格16
                               对舰 1格10 2格10
8.80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15 2格15
                               对舰 1格9  2格9
8.00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13 2格13
                               对舰 1格8  2格8
7.60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对岸 1格12 2格12
                               对舰 1格8  2格8

 

》T3原版(下表为日本方数据,美国方有效攻击力要加1)
舰炮对岸与对舰的有效攻击力相同,炮击半径同PK版
51.0cm 炮击半径9格 有效攻击力:1格50 2格51 3格51 4格53 5格55 6格56 7格57 8格58 9格60
46.0cm 炮击半径9格 有效攻击力:1格46 2格46 3格47 4格49 5格50 6格50 7格51 8格53 9格54
40.6cm 炮击半径7格 有效攻击力:1格39 2格41 3格41 4格42 5格43 6格45 7格46
40.0cm 炮击半径7格 有效攻击力:1格39 2格41 3格41 4格42 5格43 6格45 7格46
38.1cm 炮击半径7格 有效攻击力:1格37 2格37 3格38 4格39 5格41 6格41 7格42
38.0cm 炮击半径7格 有效攻击力:1格37 2格37 3格38 4格39 5格41 6格41 7格42
35.6cm 炮击半径6格 有效攻击力:1格35 2格35 3格36 4格37 5格38 6格39
30.5cm 炮击半径6格 有效攻击力:1格31 2格31 3格32 4格33 5格34 6格35
28.0cm 炮击半径6格 有效攻击力:1格29 2格29 3格30 4格31 5格32 6格32
20.3cm 炮击半径5格 有效攻击力:1格25 2格25 3格26 4格26 5格27
20.0cm 炮击半径5格 有效攻击力:1格25 2格25 3格26 4格26 5格27
19.0cm 炮击半径5格 有效攻击力:1格24 2格24 3格25 4格25 5格26
18.0cm 炮击半径5格 有效攻击力:1格23 2格23 3格24 4格24 5格25
15.5cm 炮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1格22 2格22 3格23 4格23
15.2cm 炮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1格22 2格22 3格23 4格23
15.0cm 炮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1格22 2格22 3格23 4格23
14.0cm 炮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1格21 2格21 3格22 4格22
13.3cm 炮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1格20 2格20 3格21
12.7cm 炮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1格19 2格19 3格20
12.0cm 炮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1格18 2格18 3格18
11.9cm 炮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1格17 2格17 3格17
11.4cm 炮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1格16 2格16 3格16
10.5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1格15 2格15
10.2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1格14 2格14
10.0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1格13 2格13
8.80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1格12 2格12
8.00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1格10 2格10
7.60cm 炮击半径2格 有效攻击力:1格10 2格10

 

舰炮口径越大,炮击半径越远
有效攻击力与舰炮数量无关,只和舰炮口径和炮击半径有关(说明舰炮要尽量装备最大口径)
舰炮门数越多、基数越多,攻击命中率越高(经测试,舰炮数量增多导致的命中率提高,没有舰船数量增加导致的命中率提高,来得明显。说明舰炮数量无关紧要,考虑到战损才需要多装几门备用)
多舰齐射可以显著提高舰炮命中率,甚至击中多舰(所以一个炮击战队应尽量满编,可以大幅提高舰炮命中率)
主炮存在时副炮没有作用(即使副炮口径比主炮还要大)、主炮不存在时副炮相当于主炮(说明副炮可以不要)
没有主炮和副炮时,高角炮可以充当舰炮使用(高平两用炮);对舰攻击时,高角炮数量与攻击力无关,有效攻击力和炮击半径相当于12.7cm舰炮
有效攻击力与炮击半径的关系,1格最低、依次递增、最远最高
有效攻击力与士气、船员练度无关;船员练度和士气影响舰炮命中率,练度和士气越高,则命中率越高
关于舰炮基数和门数的最佳组合:建议用单装几基的方式,因为战损是按基数损失,所以单装的损失最小
火箭弹只能攻击陆上部队和设施,在火箭弹攻击范围内,火箭弹攻击优先,攻击半径为7格,攻击范围为梯形,有效攻击力:1格48 2格49 3格50 4格51 5格52 6格53 7格54
三式弹可以使20cm及以上主炮具有防空能力(对空攻击半径0-4格),比高角炮的对空攻击力有所提高(提高大约2倍),并且主炮对空攻击优先,但是1基主炮(无论是几连装)相当于1门高角炮(不爽)
炮击雷达可以提高舰炮的命中率


二、速度

舰船修正值:1kn/h=15点
战略界面中,高速=2倍巡航速度=3倍低速

 

》战术界面每回合移动力:(战术界面每次10个回合)
输送船移动力2格
1-10kn/h移动力1格
11-20kn/h移动力2格
21-30kn/h移动力3格
31-40kn/h移动力4格
41-50kn/h移动力5格
潜水舰在海面速度同上,在潜水和潜望的速度1-16kn/h(1格),17-31kn/h(2格),32-35kn/h(3格)
战队的移动力是以该战队中移动速度最低的舰船(包括输送船)为准

 

》战略界面移动力:(战略界面每天3个回合)
<17kn/h移动力1格
18-26kn/h移动力2格
27-35kn/h移动力3格
36-44kn/h移动力4格
45-50kn/h移动力5格
战略界面每回合是否都能移动,是由速度决定的
战略界面炮击范围=战略界面移动力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7kn/h和30kn/h、36节和40节效果相同,其它档次类似)
(根据战术界面、战略界面和炮击范围的最佳平衡,得出水面舰船几个最佳速度45节、36节、27节,几个次佳速度41节、31节、21节、11节;潜艇最佳速度32节、27节,次佳速度18节)
(驱逐舰和轻巡可用45和41节,重巡、高速战舰和空母可用36和31节,高速潜艇可用32节,普通战舰和潜艇可用27节)


三、高角炮

舰船修正值:1门=5点

 

高角炮有效攻击力参数表:
高角炮          最大有效攻击力(0格攻击力)
1门             2-3
2门-33门        最大有效攻击力值约为高角炮门数的6-7倍左右
34门            0
66门            (66-33)×6
67门            0
99门            (99-66)×6

 

对空炮击半径0-2格
高角炮门数越多对空有效攻击力越高,分3段(有效攻击力最高分别是33门、66门、99门,所以高角炮最多33门就足够了,是不是很夸张?^_^)
有效攻击力与对空炮击半径的关系,0格最大、依次递减、2格最低
有效攻击力与攻击角度、攻击次数、士气、船员练度等都有关系
没有主炮和副炮时,高角炮充当舰炮使用,相当于高平两用炮(对舰攻击时,高角炮数量与攻击力无关,有效攻击力和炮击半径相当于12.7cm舰炮)
VT信管可以提升高角炮的对空攻击命中率
三式弹可以使20cm及以上主炮具有防空能力(对空攻击半径0-4格,越远有效攻击力越低),比高角炮的对空攻击力有所提高(2倍);并且主炮对空攻击优先,但是1基主炮(无论是几连装)只相当于1门高角炮(不爽)

游戏:提督の决断3 <wbr>— <wbr>舰型设计重要参数之精确解析


四、鱼雷

舰船修正值:1具鱼雷管=15点(按,3连装4基=12具)
酸素鱼雷增加鱼雷攻击范围1格
追尾鱼雷增加鱼雷攻击范围(与酸素鱼雷相同)和命中率

 

》无新型技术
攻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日本24(美国25)——T3PK版
攻击半径3格 有效攻击力:日本31(美国32)——T3原版
》有酸素鱼雷
攻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日本24(美国25)——T3PK版
攻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日本31(美国32)——T3原版
》有酸素鱼雷和追尾鱼雷
攻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日本28(美国29)——T3PK版
攻击半径4格 有效攻击力:日本35(美国36)——T3原版

 

鱼雷管口径均为61.0cm,有效攻击力与鱼雷管数量无关(所以鱼雷管有就行,考虑到战损才需要多几具)
关于鱼雷基数和门数的最佳组合:建议用单装几基的方式,因为战损是按基数损失,所以单装的损失最小
同时在鱼雷和舰炮攻击范围内时,鱼雷攻击优先(因此大口径舰炮<30.5cm及以上>不宜配备鱼雷,否则反而会降低对舰攻击力)
多舰齐射可以显著提高雷击命中率,甚至击中多舰(所以一个雷击战队应尽量满编,可以大幅提高鱼雷命中率)

 

攻击范围:
1格内为圆形,2-3格为扇形(无新型技术);
1格内为圆形,2-4格为扇形(有酸素鱼雷);
2格内为圆形,3-4格为扇形(有酸素鱼雷和追尾鱼雷)

潜水舰攻击范围为菱形4格(无新型技术为3格)
如果在鱼雷攻击扇形(或菱形)区域内有舰船,则鱼雷无法跨越攻击(因此,输送船和驱逐舰经常在战舰前面作掩护)

 

鱼雷攻击扇形图(无新型技术)
游戏:提督の决断3 <wbr>— <wbr>舰型设计重要参数之精确解析

 

鱼雷攻击扇形图(有酸素鱼雷)
游戏:提督の决断3 <wbr>— <wbr>舰型设计重要参数之精确解析

800×600

 

游戏:提督の决断3 <wbr>— <wbr>舰型设计重要参数之精确解析

1024×768

 

鱼雷攻击扇形图(有酸素鱼雷和追尾鱼雷)
游戏:提督の决断3 <wbr>— <wbr>舰型设计重要参数之精确解析

 

潜水舰雷击菱形图(有新型技术)
游戏:提督の决断3 <wbr>— <wbr>舰型设计重要参数之精确解析


五、爆雷装置

用于攻击潜望镜深度和潜水状态的潜艇
舰船修正值:20点
新兵器“反潜爆雷”可以增加对潜攻击半径和命中率,并增加1点有效攻击力
多舰齐射可以显著提高爆雷命中率,甚至击中多舰(所以一个反潜战队应尽量满编,可以大幅提高爆雷命中率)

 

》无反潜爆雷
对潜攻击半径0-1格,有效攻击力:日本17(美国18)
》有反潜爆雷
对潜攻击半径0-2格,有效攻击力:日本18(美国19)

 

爆雷装置攻击示意图(无反潜爆雷)
游戏:提督の决断3 <wbr>— <wbr>舰型设计重要参数之精确解析

 

爆雷装置攻击示意图(有反潜爆雷)
游戏:提督の决断3 <wbr>— <wbr>舰型设计重要参数之精确解析

 

有无反潜爆雷的作战结果差距实在太大。某一次战斗,无反潜爆雷只击沉2艘潜艇,有反潜爆雷共击沉敌潜艇8艘!虽然一次战斗有随机性,但仍可以看出,新兵器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六、石油积载量

舰船修正值:1石油=1点


》水面舰船
石油积载量     停止        低速        巡航        高速
(权重                  12                   21)
250-243        81日        20日        27日        11日
242-240        80日        20日        26日        11日
239-234        78日        19日        26日        11日
233-231        77日        19日        25日        11日
230-228        76日        19日        25日        10日
227-225        75日        18日        25日        10日
224-216        72日        18日        24日        10日
215-210        70日        17日        23日        10日
141            47日        11日        15日         6日
            X/3日      X/12日       X/9日      X/21日

 

》潜水舰
石油积载量        停止        低速        巡航        高速
(权重                                         3)
141              141日        70日       141日        47日
                 X日       X/2日         X日       X/3日


七、耐久度

舰船修正值:1耐久=10点


八、舰载机数

舰船修正值:1架=15点


九、飞行甲板

舰船修正值:1甲板=10点


十、机枪

舰船修正值:1门=1点
机枪的作用是在受到敌航空机轰炸后反击用的,因此用处不大,在修正值不足时,机枪可以不要


十一、建造期间

造舰周期、建造费、钢铁消耗量与剧本难易度、工业技术力、舰船技术力有关


舰型设计时主要参考的数据就是这些,我还会根据这些参数设计一些最优化的舰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