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一个城市,我们总喜欢找寻老城区。因为在积淀了城市历史变迁和发展的老城区,我们总能感觉到这个城市文明的根源和特征,无论它现在的建筑破败与否。城市的起源和历史,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建筑风格与发展路径,更是融入到了这个城市生生息息的市民生活和城市文化之中。
据网载,作为欧洲国家在东亚建立的第一个领地,澳门历史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澳门历史城区的评价是: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也见证了向西方传播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渊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
澳门的标志建筑之一:大三巴牌坊。

驻足大三巴牌坊前俯瞰澳门历史城区,干净的石子路、漂亮的葡式建筑,也有些破败的旧公寓。虽是阴雨天,游人仍是熙熙攘攘,不一会儿就把老城区的小街小巷都填满了。





往上走,直接到了大三巴炮台。炮台山上的这些大炮据说在历史上曾经击退过荷兰人,保卫过澳门。同样是航海,同样是发现新大陆,欧洲人上演了侵略者和殖民地的故事,而在明朝的郑和这里,却是一次展现“强而不欺、威而不霸”大国气度和底蕴的海上旅程。文明之张扬与内敛的特征区别,竟然能主导国家演变出“失之千里”的历史发展路径。文明根植于人心,这股力量的伟大超乎我们的想象。



在大炮台俯瞰澳门。说实在的,老城区里的很多公寓楼和办公楼看上去真是破落,要是在上海,不是作为旧区改造拆了重建,至少也会纳入迎世博600天城市环境整治计划,对建筑的外立面进行“老太婆抹粉”。



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绿草如茵,古树参天,可东东最迷的就是这丛绿叶红花。千里迢迢来此的游客们,有的忙着观光,有的忙着怀古,而我家东东,一个小时就干了一件事,采花和闻花。
感到快乐就好,因为每个人感受快乐的方式都不尽相同,没有对错之分。



大炮台上还有个博物馆。东东的快乐再次在博物馆前的那一汪水中获得。看到Baba和Mama没有干涉的意思,小子不一会儿就乘势做事,挽起袖子直接玩水了。



下了大炮台,我们走进了澳门的老城区。房子旧旧的,电线乱乱的,巷子窄窄的,空气中弥漫着各式澳门小吃的气味,典型的老城的味道。


在Baba问路的间隙,在凌乱的老城小巷里,东东找到了澳门之行最好玩的游戏。在一个红色的葡式邮筒前,小子玩得大呼小叫、大笑不止,发自肺腑的快乐,真是让人羡慕得掉眼镜啊。



继续一头扎进老城区,在各种色彩的建筑间游走。粉的、绿的、黄的,加上那些形状各异的窗子屋顶,夸张现代的广告牌,如同穿梭在历史和现实的世界间,“不知今夕是何年”。可惜当天少了阳光的明媚,留下小小的遗憾。






突然想起一首歌: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这就是我们眼中的澳门老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