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的一天,喝喝早茶,看看香江,赏赏夜景,在港剧里似曾相识的大街小巷逛逛走走,惬意舒适。无论是美味的港式料理,还是怡人的天气和干净的空气,都让我们对这座城市有一点点动心。
喝早茶应该是港市生活的精髓之一,所以定为本次旅游的必体验项目。早上十点多,早茶时间刚开始。我们在尖沙咀附近找了个酒家,进去的时候大堂里已经围坐了三五桌当地的老人。事实证明,童叟无欺,果然这里早茶的味道很正点。东东点了菊花茶,我们在点菜单上圈了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诸多茶点,味道纯正、入口即化、吃过无憾也。


吃完后在附近的百周年纪念公园闲逛。天气怡人,空气湿润润的。明媚的阳光照着,有人在水池边作白日梦,有人在石椅上小坐发呆,有人在公园里臭美拍照。


在港剧里似曾相识的大街小巷游游荡荡。有的楼高、有的楼矮、有的楼漂亮、有的楼破落,城市里的建筑也是一幅众生百态图,就如同蜗居在楼里的那些个芸芸众生。



坐在地铁上看到的香港城市一景,典型元素:青山、高楼和江水。

来到尖沙咀的滨海平台。天蓝蓝、水蓝蓝,高楼、汽车、油轮、游人,一切都很井然有序。


出于职业的敏感,我特别留意了这里江边岸线的使用功能,是生产型与生活型的共存:(1)工业运输功能,因为有吊机的装卸码头;(2)旅游码头功能,因为有前来靠泊的小油轮;(3)滨江休闲功能,因为有径深约30米的游人步行道,并且设有公交站点,与公交接驳非常便利。在滨海的平台上没有任何小商小贩,一路之隔的腹地,则集聚了酒店、商场、办公楼等商业业态,建筑视野开阔,临江一侧均为无敌江景房。



对岸的江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因为有了青山的衬托,所以才显出香江特色。



这样一个凭海临风的地方,有人在钓鱼,有人在长跑,有人在学小兔子蹦蹦跳,各得其乐。



一层是公交集散地,走上楼梯,二层是个延展出去的大平台。

在滨海的二层平台上,往前看,是开阔的对岸江景;往后看,是腹地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
城市的滨江开发,如果能做到沿江码头区低容积率,确保一定面积的公共开放空间和开阔的视野;腹地一侧即使出于商业和集约用地的考虑,在保持稍高容积率的同时,能够维持建筑合理的跌落梯度和层次,确保最大范围的沿江建筑和建筑里的人享受到江景,就是成功的规划理念。


香港,是个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高楼大厦的墙上挂着巨大的大闸蟹的海报,极大地诱惑着你的胃和你的味蕾。我们无意间拐进了尖东广场,在一个粉红招牌的“鸿桃”酒家吃了美味的晚餐,所有的盆底都吃了个底朝天,最最正点的自家拆蟹肉蟹粉小笼包,等吃完抹嘴的时候才发现忘了拍照,留个念想吧,原价每只22港元,特价每只18港元。


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一派新年临近的节日气氛。


酒店窗口望出去的香江夜景。

回酒店后,问东东游玩的感觉如何?小子画了一只微笑的蜗牛,说:我们今天是像蜗牛一样,慢慢、慢慢地看风景,虽然去的地方不多,但是看到了风景的蜗牛还是很高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