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走杭州湾大桥从上海返回浙江老家。点到点的距离从原来的四、五个小时缩短到三个半钟头,当然最大的惊喜还是驰骋在跨海大桥上的拉风的感觉。因为已经对在桥上停车观景作了禁止,所以这里的车少、速度快。从飞车急驰的过程中感受蓝天、白云和近在咫尺的大海,开久了,竟然恍如身在“极品飞车”的世界。


在温州的亲戚是东东爷爷的两位姐姐,虽然从老家至温州走甬台温高速大约只有3个小时的车程,但因为两地之间多山岭,在东东爷爷年轻的那个时代,往返两地还是一件颇费舟车劳顿的事情,而如今我们则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隧道,很快来到温州的母亲河瓯江边上。
因为著名的“温州炒房团”,全国人民都对温州人印象颇深,我家对门的公寓至今仍然空关着,物业说:房子是被温州人买走的。究竟是如何的一方山水培养了这个全国有名的“房产投资人”群体?带着一丝好奇,我们走进了温州这座城市。
在市中心登高远眺,一览温州的城市风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乍一看,与宁波甚为相像,一座典型的沿海发达的中等城市的风貌。特别是这个凯旋门设计的楼盘,非常地招牌和高调,因为这年头高档住宅,也就是所谓的豪宅,最喜欢的Title就是“凯旋门”了。不言而喻,这里肯定居住着一批与这个消费档次相适应的业主们。

入夜,来到城内的江滨路。对岸灯火璀璨,江上是装扮得五彩缤纷的游船。走在江边的路上,不时望见飘在空中的孔明灯,在夜色中甚是红艳。

江滨路上的地标:大帆船。在这里不得不说,“天下设计一大抄”。一模一样的“大帆船”在我们家小区里有一个,在临港新城的滴水湖边有一个,今儿在温州又看见一个。哎,在城市设计上做到如此地高度一致和统一,作为游客的我们只好叹气。
相比上面两张的纯风景照,这个才是江滨路上真实的夜景。老实说,温州城内的高档楼宇和它嘈杂无序的街道风情形成太大的反差。江滨路上,卖烤乌贼的、羊肉串的、棉花糖的,摆地摊的,练轮滑的,跳街舞的,唱卡拉OK的,嘈杂热闹得简直就像个菜市场。在人头攒动的人堆里挤了不到十分钟,浑身已经是各种味道的混合体了。相比之下,江滨路另一侧的一排无敌江景房因为其规范的灯光设计在夜色里却是显得很豪华和大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