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旧物资料(介绍信)

http://s1/mw690/001xjUa8zy7oKEI64SY70&690
这个旧资料是我读师专时的介绍信,当时镇江师范专科学校的校址是镇江市正东路82、84号,不是施先生说的正东路1号。这是当时图书馆长开的介绍信。时间是1987年12月22日。馆长先生的硬笔手书非常漂亮,我一直珍藏着,没有丢失。今年是我师范毕业三十周年纪念,特地去江苏大学梦溪校区寻找当年的图书馆,仔细辨认了很久才寻找到当年读书时的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大楼。斑驳的老楼已经让我不敢相认了。我和妻子在图书馆徘徊良久,不忍离去。图书馆是我学生时代一直主要的自修场所。那里承载了我对于师范生活的许多美好回忆和回味。如今物是人非,不能不感慨万千。
图书馆还是我的师范同窗侯礼良先生共同学习的一个地方,那时我们俩经常一起在这里上晚课。这里是除了中文系大教室之外,我们去的比较多的一个地方。2018年携妻寻访镇江师专,我们站立在图书馆前伫立良久。我是师专的一个匆匆过客。一晃就是三十载春秋了。当年的学子和青年,而今是半百老者。不觉人生如梦一般。另外一个不会忘记的地方是我们男生3411宿舍。我指给妻子瞧当年的男生宿舍,妻子很不以为然,那个楼房太普通了。但是许多有才青年正是从这幢大楼里走出去的,成为镇江教育界的栋梁之材。(张风雷)
http://s4/mw690/001xjUa8zy7oKZGICNZd3&690
http://s6/mw690/001xjUa8zy7oKZHcBtbd5&690
http://s13/mw690/001xjUa8zy7oKZIiIl6dc&690
陈东先生也是我在镇江师范专科学校读书期间的老师。毕业多年后,我寻访过陈东老师,他赠送我自己的著作《民间文学新编》。
http://s6/mw690/001xjUa8zy7oKZHcBtbd5&690
http://s13/mw690/001xjUa8zy7oKZIiIl6dc&690
陈东先生也是我在镇江师范专科学校读书期间的老师。毕业多年后,我寻访过陈东老师,他赠送我自己的著作《民间文学新编》。
1986-1988届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2班集体照名单表
前排左起:尹美英、郑红明、季步胜、张伟清、蒋文野、笪远毅、滕碧城、陈东、吴宗海、孙育群(前排皆为中文系课任教师);
二排左起:王秀萍、谢琴、宋娟、徐银玉、江立平、樊冬云、汤红红、巫琴、徐园青、陈玉、曾战娥、戎玉霞、纪初梅;
三排左起:汪立祥(外国文学老师)华良亚、丁升阳、张志刚、李雪宝、侯礼良、史东平、张风雷、朱国新、许斌;
后排左起:尹华明、吴呈昱、姚金标、丁一军、徐伟、张平、罗刚、沙基业、吴国炳、吴阿平。
注,可能有一个同学未参加毕业照片的拍摄,他是戎礼明。老师可能有文学概论课石复生老师、现代汉语课贺建国老师、当代文学课杨国祥老师和古代文学课刘锦(又名刘地生)老师没有参加集体照。刘锦先生是右派摘帽老师,我曾经和裴伟先生写作过关于刘锦先生的文章。此外,中文系还祝诚老师,他有没有上过我们的课还真记不清楚了。一般上过我们专业课的老师记得都比较清楚,有些是公共课或大课的老师就不太清楚了。例如,还有一位教授教育理论课的老师,我是记不得了。当时对他的教育理论课也不感兴趣。
(张风雷提供)
作者简介
张风雷,男,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学本科文化,生于1967年7月14日。目前为镇江市京口区作家、教师和学者。曾就读于上隍小学、谏壁中学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先后执教于镇江市第九中学、镇江市八叉巷小学,著作有《张斋夜谭》(上下册,台海出版社出版)。
学术论文
[1]张风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题研究设计,教育信息化,2002年12期;
[2]张风雷:“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的教学设计,生物学通报(核心),2003年05期;
[3]张风雷:植物开花奥秘多,科学大众,2003年10期;
[4]殷红霞、张风雷:做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先行组织者,生物学通报(核心),2003年10期;
[5]张风雷:建构中学校园网实战——江苏省镇江市第九中学校园网方案简介,教育信息化,2003年02期;
[6]张风雷:捐髓对白血病说不,科学大众,2003年05期;
[7]张风雷:光驱卡壳怎么办?科学大众,2002年09期;
[8]张风雷:视频文件如何剪切处理,江苏教育,2002年08期;
[9]张风雷:如何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浸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生物学通报(核心),2005年01期.
联系作者:
工作单位:镇江市八叉巷小学;单位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斜桥街4号;邮政编码:212001
电子信箱:zhesue@sina.com;QQ30532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