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弊居帖》中的“上皇山樵人”小议
(2018-01-09 19:05:59)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京江文化研究 |
米芾《弊居帖》中的“上皇山樵人”小议
作者:张风雷
米芾的《弊居帖》,又称《甘露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帖159字。原文如下:
芾顿首再启。弊居在丹徒行衙之西,翛闲堂、漾月、佳丽亭在其后,临运河之阔水。东则月台,西乃西山,故宝晋斋之西为致爽轩。环居桐柳椿杉百十本,以药植之,今十年,皆垂荫一亩,真一亩之居也。四月末,上皇山樵人以异石告,遂视之。八十一穴,大如碗,小容指,制在淮山一品之上。百夫运致宝晋桐杉之间。五月望,甘露满石次,林木焦苇莫不沾,洁白如玉珠。郡中图去,至今未止。云欲上,既不请,亦不止也。芾顿首再拜。
米芾记录了“上皇山樵人”的奇异之石。那么大的石头,当不会离镇江城太远,否则要运到宝晋斋,虽百夫恐亦非易事。那么,上隍地方到城内距离尚不是太远,且有大运河相助。倒是抬来有这样一种可能。
关于“上皇山樵人”的奇异之石这个传说,米芾也不太像是在说一个传奇故事,我们认为有可能真有其事。既然是真实的事件,那么,上皇山樵人就不可能是米芾虚构的故事人物。而上皇山也显见当是一个地名。本邑大学者陈庆年先生认为,此“上皇山”就是横山。上皇就是今天的上隍。古代镇江属于吴方言区,黄,王是一个音。横山之横从黄,上古读音可能就是读wang。我的无锡江阴同学,他读“黄猫”就是wang
mao。从黄山到上皇山,到横山,白兔山,社会、时代变化对于同一个山名称谓,也有变化。
前一篇:京口区上堭村张蔡关系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