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icroHoo的江湖?

(2008-02-02 04:43:13)
标签:

杂谈

                                                         王瑞斌

microhoo.jpg

    某大牛曾经说过,互联网是个江湖。这话比较精辟。
 

    是江湖,就总会风生水起,总会有人出其不意、乘其不备地掀起江湖上的大风大浪。

 

    如今,江湖上又不平静了。

 

    最近、最新、最大、最猛的风浪,就是大洋彼岸传来微软正式向雅虎发出收购要约的消息。

 

    美东时间2月1日6:40 (北京时间2月1日19:40),微软的消息一发布,太平洋两岸的媒体就炸开了锅。从Thechmeme、Techcrunch、ReadWriteWeb等新锐媒体到BusinessWeek、Forbus、Time等老牌媒体、再到国内的搜狐、新浪、天极,不到两个小时内关于这一消息的专题、讨论、博客文章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以及星火燎原般的态势充斥了媒体。

 

    各位老总、专家、名博们纷纷为之叫好,以为业绩不佳CEO下课的雅虎终于找到了归宿,而微软也因为从虎口夺下一块肥肉而具备了在互联网上叫板Google的资本。总之是一片欢呼雀跃之声如雷贯耳声闻九天,新浪搜狐做的读者调查,也显示这项收购是大快人心,民心所趋。

 

    但是,忍不住叫人纳闷。这高兴也高兴的太早了些,这只不过是一项要约而已,至于会不会被雅虎董事会接受,还没有板上钉钉,对于杨致远这是救命的稻草还是害人的毒丸,人家还没有表态。何况,就算是雅虎的股东们想抛出烫手的山芋着急套现,迫使杨致远接受了巴尔默的邀约,这桩并购也不能说是马到成功,皆大欢喜。因为说不清的麻烦还在后头呢,总之感觉到媒体上两个小时内爆发出来的这种狂欢来的有些叫人莫名其妙。

 

    倒是人家老美比较精明,并没有像我们某些专家一样拍着脑袋说事,而是都在习惯性地拿出计算器算帐,比如Techcrunch上的 Erick Schonfeld就列了这样一个表格,叫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未并购以前是什么样,并购以后什么样。

microhoo.jpg

 

   毫无疑问,如果并购成功,对于微软肯定是有好处的。无论是从收入、毛利、市值等财务数据上都是锦上添花、更加耀眼。但是究竟跟Google相比能强到哪里去,还不好说。

 

microhoo.jpg

 

   结合Hitwise发布的美国搜索引擎市场最新的数据,我们发现,要从搜索+广告模式上微软试图通过蟒蛇吞象的布局跟另外一头大象较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搜索市场份额上列Live.com、MSN Search和雅虎搜索加起来,也不到Google的一半,所以想通过做加法的方法去叫板Google,短期内似乎没戏。 

 

   但是长期呢?这更不好说。就像微软跟苹果斗了多年,最终在数字音乐市场和互联网市场还是玩不过苹果一样。在搜索上能不能玩过Google,是一场谁也看不到终局的赌博。面对狐狸一样狡猾的老施密特,我猜老巴尔默也不敢拍着胸脯说,“干败你,我行,肯定行”。

 

    先抛开跟Google的关系不扯。

 

    就算并购成功了。MicroSoft和Yaohoo整合后,会是什么玩意?Yasoft还是MicroHoo?估计只有巴尔默和上帝才知道。

 

     巴尔默说“The Windows user wants to be live. There will be a Windows Live. There will be an Office Live.” 在Live战略下,巴尔默想把微软改造成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软件作为服务的公司(Web-based software-as-services company),而雅虎5亿活跃用户和旗下令人垂涎三尺的技术和互联网资产则成为实现巴尔默伟大战略转变的跳板。别的暂且不说,雅虎门户5亿用户的流量如果都能顺利转移到Live.com上,那么其搜索引擎的广告价值就会提升一个量级。

 

     但是,巴尔默的如意算盘能否打成,这中间还存在很多未知数。尽管其声称,“已经制定了一项涉及两家公司员工的整合计划”,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也只是写在纸上的一纸计划而已。怎么整合?雅虎怎么被整合?整合成什么样子了?这都是未知数。

 

     Danny Sullivan撰文分析了微软和雅虎在业务整合中的问题和难题,并且揣测了整合后的结构。结论是,未来的MicroHoo的首页可能是剥去了现在雅虎门户外衣,像Google的首页一样简单的雅虎搜索页,因为雅虎的搜索品牌显然要比Live.com、MSN Search强得多。至于雅虎的门户内容可能会转移到MSN上。雅虎收购的Flickr等资产或者合并到MSN或者保持独立品牌。这还算是比较乐观的分析了。

 

    《福布斯》则对此表示怀疑,因为这两家公司的企业基因和企业文化完全不同。微软的核心是一家软件公司,雅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叫一家软件公司去整合一家互联网公司,还不如微软把自己的互联网业务剥离出来,独立运营,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并入雅虎。

 

     可见,巴尔默并购雅虎,这快骨头绝对不会啃的很顺利。也不可能像大家想的这么乐观。尤其是他用尽全力将一家基本上不懂互联网的公司和一家逐渐失去互联网感觉的公司整合到一起的时候,可能不会事事如意。

 

     好在这只是一场要约,所以巴尔默还可以笑。如果一旦既成事实,恐怕就不那么轻松了。

 

     420亿美元的并购在互联网历史上也是一桩涉及金额不小的并购案了,可能仅次于当初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1630亿美元的惊天并购。

 

     想起来2001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和世界最大的网络商——美国在线公司同时宣布两大公司将进行合并,以建立一个强大的、综合互联网和传媒优势的“航空母舰型企业集团”。合并的消息传出后,外界一片叫好,纷纷认为这是一桩在传媒史和互联网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是“勇气与荣誉的结合”,人们普遍认为这代表了网络时代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它说明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娱乐等正成为大众传播的主体。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无缝对接,正是去除其泡沫成份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将对发展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分析家们认为,这一兼并交易对于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来说都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强强联合,时代华纳的媒体内容加上美国在线的互联网平台,必将取得1+1>2的效果,结果随之迅速时代华纳股价上升了32.25美元,涨幅达到49.8%,报97美元,而美国在线股价也上升了3.75美元,涨幅为5.08%,报77.5美元。

 

    但是两年后,迷雾散去,股东的2000亿美元财富就消失一空。并购非但没有取得理想中的辉煌,却把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推向噩梦的深渊。时代货纳“永远的天才”杰里·李文被迫辞职。美国在线的理想主义领导者史蒂夫·凯斯被迫离开了他创办的公司。杰里·李文这个影响美国传媒业30年的巨子在退休后说:“我从来没哭过,但是现在我经常哭泣。”

 

    提起美国在线,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失败的并购案例,那就是推出世界第一个英特网浏览器马赛克(Mosaic)的网景(Netscape Communication)公司被其42亿美元并购之后,最终网景浏览器也是胎死腹中。正是从2008年2月1日起,美国在线停止发布有关该网景浏览器的安全和更新。而2005年10月,eBay以26亿美元并购Skype之后,Skype也是败势明显。

 

    人们只顾应声叫好,却忘了互联网并购历史上并非总是成功。回顾一下失败的案例,可能会安静下来,琢磨琢磨问题。

 

    但愿不要看到巴尔默哭泣。

 

附录:互联网历史上十大最失败并购案

    国外媒体有文章评选出了互联网领域最失败的10大收购交易,包括微软、雅虎以及时代华纳等公司的收购合并案均在其中。

    1.Broadcast.com:1999年雅虎以5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Broadcast.com。这个价格折合到Broadcast的用户上居然高达710美元/每人。为什么雅虎要做这个比收购AOL还要无聊的事情呢?而雅虎收购Broadcast.com后让其创始人Mark Cuban瞬间成为数十亿身家的富翁,并且成为NBA和电视上的令人头痛的家伙的。

    2.AOL:2000年AOL与时代华纳合并。尽管在合并六年后时代华纳似乎最终扭亏为盈,但从一开始这起交易就注定是失败。

    3.Excite 1999年Excite被@Home以6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Excite.com,它曾一度在门户网站排名前三位。在被收购后的一年后,这个联合实体便申请破产并永远销声匿迹了。

    4.GeoCities:1999年雅虎公司耗资35.6亿美元收购了GeoCities,当时似乎也是人们最后一次访问geocities.com。在被收购后不久,雅虎对GeoCities的改革进行到一半就停止了。本来GeoCities完全可以成为MySpace,但是它没有等到社交网站革命的爆发。

    5.Netscape:1998年美国在线以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Netscape。当时,Netscape在提供免费网页浏览器的微软面前显的很渺小,而之后美国在线对Netscape则没有任何的计划。

    6.Lycos 2000年Lycos被Terra Networks以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2000年5月份,Terra Networks宣布的收购价格为125亿美元,而在10月份的时候这个数字则一下子少了一多半,因为当时所有公司的股票价格都在下跌。

    7.BlueMountain.com:BlueMountain.com是一个在线电子贺卡网站,1999年被Excite@Home以7.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8.MySimon:MySimon是于1999年被CNET以7亿美元个价格买下的。CNET本想通过买下MySimon以加强购物比较的服务。但不幸的是,CNET对于如何有效地结合MySimon没有任何想法,现在MySimon已经差不多被人们遗忘了,而新的提供类似服务的对手已经出现。

    9.Skype:2005年eBay以26亿美元个价格收购了Skype。但是eBay似乎根本没有打算做点什么,一点也没有体现出收购Skype的价值。

    10.Hotmail:1998年微软公司以4亿美元价格收购了Hotmail。当时Hotmail还是第二大免费邮件服务提供商,微软收购Hotmail后一直想将Hotmail发展成门户网站,但几乎没有太大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