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Web2.0冲击波中的好莱坞

(2006-05-05 02:25:02)
分类: WEB2.0王朝
Web2.0冲击波中的好莱坞


好莱坞已经敏感地觉察到革命的风暴正在袭来,在用户创造视频内容越来越普及和流行的现在,好莱坞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延续辉煌,在娱乐的草根化时代,好莱坞将作出何等应对和抉择?

本周三也即5月3日,几大世界级的音乐、电影、互联网巨头的公司高官们齐聚好莱坞一起讨论面对互联网Web2.0时代的好莱坞和电影业的未来,在他们中有来自EMI音乐的Ted Cohen、 来自AOL 的Erik Flannigan 、来自Yahoo多媒体搜索的Jeff Kames、来自Google视频的Jennifer Feikin 、来自Brightcove的 Jeremy Alliare 。在这次OnHollywood会议上,他们的问题是互联网是新一个好莱坞吗?

这次OnHollywood 2006会议是由媒体资源服务商AlwaysOn Network主办,旨在为数字媒体和娱乐公司的高层提供一个论坛,集中讨论在用户在内容创造和主导变革方面的角色问题。

Web2.0冲击波中的好莱坞


毫无疑问,Web2.0时代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为用户创造内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根据OurMedia——一个非赢利性的草根在线媒体的联合创始人J.D. Lasica的说法,用户创造内容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已经有了170个不同的网站在提供用户创造视频内容服务。EMI Music负责数字开发与销售的高级副总裁Ted Cohen则说“完全由观众来操作程序,我们并不创造内容,几年前所有的问题是如何讨论,现在是如何赚钱的问题”

Web2.0冲击波中的好莱坞


虽然这股潮流来势凶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顺风倒,仍然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 AOL娱乐频道的的总经理Erik Flannigan的说法,在YouTube上一天浏览最多的视频,并不能说明一切。“让人们看你的作品,将它发送给其他人,自我暴光和发布,所有一切都是可能的,但这一周会很要命,也有会另一种说法,呀,我通过销售我的在线电影赚了2500万。”但,明显这是不可能的。Yahoo 多媒体搜索的总监Jeff Kames说,但是现在视频短片成为一个重头。尽管有些视频剪辑流行很广,但还是没有办法赚钱。因为,“还没有市场,还没有商业模式。”

这样看来,看似汹涌的个人创造内容,在真正商业化之途上还长路漫漫。非但如此,在真正的制作成本和质量方面目前也有很多环节需要解决。Brightcove的CEO Jeremy Alliare认为,要生产真正有质量的内容要花很多钱,视频技术供应商来为视频内容的生产者在网上卖他们的内容。即使不必吸引象大电视台节目的观众那样多的受众,市场营销、品牌推广、以受众为基础也仍然很关键。Alliare said说,试图创造一个大众市场,似乎没有搞对头,我不确定是否10000名到30000名观众是否经济上可以承受,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希望。但这种希望要实现还并非指日可待。

Web2.0冲击波中的好莱坞


那未来应该如何注意呢?好莱坞和电影业是就此坐视不管还是起身积极应对呢?与会的精英们也有不同看法。

EMI的Cohen说他不认为网络会取代一切。人们看电影还是主要会从大屏幕上看,在电影院或者是在家里电视上看。Google的 Feikin则要求大家耐心一点,用户创造视频内容还只是个刚刚兴起的新事物,它不是对电影产业的打击毋宁说是一种补充,“我们当初有即时通讯的时候,是不是把所有其他交流方式给终结掉了?”她说“并没有,而只是意味我们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我相信用户创造视频也是一样的。”那么电影业和互联网并不是非次即彼,势不两立,或许会有一个和谐共存的未来?

Web2.0冲击波中的好莱坞


但无论如何,好莱坞已经是敏感地觉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了,用户创造内容尽管前景尚未明朗,但已经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而已近百年的好莱坞在互联网对整个世界的冲击下如何调整自己的定位和步伐,“是令年华老去还是使芳龄永继?”也是好莱坞精英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根据 CNET 相关新闻 编写

投票http://publish.sina.com.cn/poll.php?p_id=41&t_id=58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