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10论文太多被非议

(2022-04-05 15:17:06)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我们重点项目的结题验收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展开,我和黄敏、王庆一起去参加会议。我们是坐火车去的,到了北京站已是傍晚。我在北京工作的学生张石开车来接我们,并请我们到一家相当不错的上海口味的餐厅吃晚饭。沪菜的口味不错,记得我点了上海人爱吃的腌笃鲜,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餐后张石把我们送到了西郊宾馆,一到服务台我就领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寄来的30本我新出网上拍卖的学术专著,于是正好赶上了用场。

第二天验收会开始,来的评审专家大多是熟人,所以我是信心百倍。我被安排第一个答辩,在课题组工作陈述环节,黄敏作工作报告,我作技术报告,王庆则作实验性拍卖平台的介绍和演示,应该说我们三人配合的珠联璧合,完美无瑕。进入专家提问环节问题来了,一位专家讲了拍卖中的利益输送问题,并有人以此作为行贿手段,问我们如何克服。我当时有些反感,便顶回来说:“这好像应该是反贪局的工作吧,不属于我们课题的研究范围。”另一位专家指出,我们的报告中统计的SCI论文有4篇是重复论文。我仔细一看傻了眼,在我上交的论文清单中真的有4篇论文出现了两次。我们的论文清单中有50余篇国际杂志论文,大部分都被SCI收录。这之中有一半是计算机系王兴伟那边提供的论文目录,他们的国际杂志论文特别多,我已经删去了很多跟我们课题无关的论文,尽管这些论文也标注了我们的重点项目基金编号。但是由于他们是逐年上报的,有的头一年录用时报过,第二年正式发表时又上报了。我的结题报告的论文目录是从年度报告中拷贝出来的,加上这些论文我不熟悉,所以没发现这个问题,于是出现了重复上报的问题。我顿时语塞,只好老老实实承认错误。同时我解释我们论文这么多远远超过了需要,所以我没有理由弄虚作假,只是工作不细出现失误。

在最后的总结会上,管理学部主任吴启迪老师还专门说了这个问题,批评了有的课题组唯论文化倾向,一味追求SCI论文数量,论文太多太杂却不专精,这显然是批评我们的。那些年,我们组做智能优化算法,发论文比别的做管理的人容易的多,发表的SCI论文数量非常多,于是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人家不服气呀!在这次评审会上,我们的毛病被挑出来其实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不然谁会去仔细的检查。连我这个撰写人都没发现的问题居然被评阅人发现了,显然不是偶然的。然而不管怎样,这是我的错。

评审结果出来了,我们组被评了个B+,没有评上“优”我心中十分的懊恼。毕竟当时我已65岁,这个肯定是我最后一个重点项目,不能完美收官,实在是有点遗憾。

我的学生唐加福这次也在当评委,会后他请我吃饭。加福是湖南人我们俩口味相近,每次他请我吃饭点的菜都十分合我胃口。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国家杰出青年加长江学者,为我大大地争了光。我从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上退下后,他接任所长,对我总是分外照顾,自然我们的关系一直都是极好。吃饭时他一直劝慰我,并告诉我其他得“优”的课题组,不是有顶级论文,就是有实际应用,于是我渐渐释然了。很快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加福点的烤鱼上,辣中带鲜,美味无比,这是我头一次吃到烤鱼。后来去大连,加福又请我吃饭,问我想吃什么,我毫不犹豫的说“烤鱼”。然而这之后的烤鱼再也没有那一次好吃,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呢。我知道,真正留在我内心深处的是加福给我的友情!

19.10论文太多被非议
    (唐加福和他的学生,2019年,源自东北大学官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