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6又出了一本专著

(2022-03-28 15:00:15)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在当初项目申请中我就承诺要出版一本关于电子商务建模与优化的学术专著,对我来说,出书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了,所以我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反正在家等,机会就会自动找上门来。果然到了2007年,这已是我们承担这个重点项目的第3个年头,而要说我开始筹划对电子商务的建模与优化的研究则已经是第7个年头了。这时我又到了科学出版社的来信,询问我近年来有什么学术著作要出版,他们很希望继续跟我合作。在此之前我已经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4本书了,应该算是他们的老作者了。于是我欣然接受了他们的邀请,并立即撰写了出版编著书籍的申请表和书籍的内容介绍。很快出版社就给我寄来了出版合同,并有余丁老师担任我的责任编辑。一切事情搞定之后,我们的专著撰写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这时候参加我们项目研究的那些博士生大多都已经毕业了,他们的博士论文都在我的计算机里存着呢。加上我自己做的一些工作,还有项目中期检查、年度报告等文字材料中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素材,而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素材选择、整理,并统编起来。我花了大约10个月的业余时间来编撰这本书,主要的工作还是要统一调子和术语。毕竟素材来自不同学生每个人写法还是有差异,尽管我事前一再跟他们打招呼说是你的博士论文的章节将可能是未来专著的一部分。另外的工作就是写好前言,绪论以及后记等辅助内容。那时候我社会工作已经非常多,经常出去开会评审或是其他非学术性的工作。能够在10个月内完成已经是我非常努力的结果了。下面是这本书的前言的摘录,所示对这本专著的介绍吧。

本书是一本有关电子商务中的建模与优化方法的研究专著。

15.6又出了一本专著
     
 (专著封面,2008年)

电子商务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经济领域之一,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的运行机理和模式都有别于传统商务过程,这样就带来了一大类新的建模与优化的问题。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管理理论,交易模式,信息安全,支撑平台和业务流程等诸多领域都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在建模与优化的研究方面却几乎还是空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和信息科学部的跨学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作者及其主持的课题组自2002年以来,针对电子商务的建模与优化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书就是这些研究工作的阶段总结。

本书的目的是要就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建立基本理论框架,提出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计划。本书首先对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建模与优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然后针对电子商务中的广告策略的选择,销售定价方法,网上拍卖与招投标,电子中介,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与配送策略,顾客需求与行为分析,商务流程建模和分析,网上采购与货源搜索等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设计优化决策的计算方法。最后对针对网络环境中复杂应用问题开发了几种访墨生命系统的优化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全书共分15章,第1章是一个简短的导言,第2章是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的综述;第3章到第13章,分别对电子广告、链接设计、定价策略、网上拍卖、电子中介、顾客分析、物流配送、流程再造、网上采购、信息检索和E-供应链等主题的相关建模与优化问题展开讨论;第14章介绍几种新的优化方法,最后第15章是对未来研究方向和问题的展望。

在写作风格上,各章都是首先针对关注的主题介绍问题的背景,然后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开发模型求解的优化方法,最后是问题应用实例或者是仿真算例。各章中大量运用了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粒子群优化等智能优化算法,以及线性和非线性规划,机会规划和模糊优化等多种计算方法。

本书内容涵盖了系统工程、管理工程、运筹学和计算数学等多个学科,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智能计算和软计算多个研究领域。对于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的本科生,本书是一本很好的技术参考书。

本书虽然只有作者一人署名,但实际上它是作者和他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集体智慧的结果。各章节的素材来源如下:

1章,陈培友博士的博士论文和作者的研究报告;

2章,作者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方述诚教授、亨利.纳特尔教授的研究综述,王俊伟博士和作者的研究综述报告;

3章,齐洁博士的博士论文,作者和香港理工大学容启亮教授、叶伟雄教授的论文;

4章,王有为博士的博士论文;

5章,郭哲博士、王俊伟博士和王宏达博士的博士论文;

6章,方述诚、纳特尔和作者的论文,陈培友博士的博士论文,黄海新和作者的论文;

7章,张振华博士的博士论文,作者的论文;

8章,高政威、庞哈利教授和作者的研究报告;

9章,蒋忠中博士的博士论文;

10章,黄海新的硕士论文,郭哲博士的博士论文,蒋忠中博士的博士论文,王雷震副教授和作者的研究报告;

11章,作者和王庆、宫俊的设计报告和论文;

12章,王铮博士的博士论文;

13章,胡清河博士的博士论文,赵晓煜和作者的论文;

14章,喻海飞博士的博士论文,王俊伟博士的博士论文和刘崇的硕士论文;

15章,作者的论文。

作者根据上述素材挑选、汇总、编辑,最后统调成稿。由于本书涉及的专业面广,博士研究生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作者的眼界不够开阔,水平有限,书中肯定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这本书洋洋洒洒写了60多万字,科学出版社定价75块,实在是太贵了!所以买的人很少,印了3000册估计到现在也没卖完。这实在是我们学者们的悲哀,费了好大劲做研究、写专著,却没有多少人看。比起那些畅销的网络小说或是通俗小说我们恨不得要跳楼,幸好有一句“曲高和寡”让我们能得到一点小小的心灵安慰。有什么办法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