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4方述诚教授

(2022-03-16 14:52:38)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我来美国的第一天我就认识了方述诚(Shu-Cherng Fang)教授,那时哈杰森教授带我去认识系里的主要几位教授,方教授是其中之一,于是我们就认识了。第二天我到方教授的办公室去拜访,都能说中文,交流没有语言障碍,于是我们聊了很多,很快就相互熟识起来。

方教授是台湾人,祖籍却是湖北孝感的,所以听说我在武汉生活很长时间并以武汉为老家,便对我倍感亲切。方教授从台湾国立清华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先后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然后又在美国著名的AT&T贝尔实验室工作,取得不俗的研究成果。就在我来北卡州大前不久,他应聘该校工业工程系教授,并成为该系的资深教授(Senior Professor)。

方教授讲授研究生的“线性规划”这门课程,他讲课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华人的英语也更好懂,所以我特别喜欢上他的课。既然是研究生的线性规划自然跟本科生的线性规划不一样,方教授的课从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开始,逐步深入到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线性规划的多项式算法。从卡玛卡(Karmarkar)投影尺度法的理论开始,到内点法,乃至外点法,讲出了当代线性规划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这样的课程当时国内绝对还没有出现,就是研究线性规划多项式算法的学者也是屈指可数。从方教授的课程中我真的是受益颇多。以后我和王梦光老师一起翻译方教授的《线性优化及扩展》这本书,我更是倍感荣幸。这本书后来成为国内介绍线性规划多项式算法的第一本书,并被中科院数学所作为研究生的重要教材。

有一天,方教授在课堂上讲,他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线性规划的多项式算法,为此他好几夜没睡好觉。虽然新算法还没发表出来,他已经耐不住心中的兴奋给我们讲起了他的算法的基本思想。原来他根据卡玛卡算法的ε最优解原则,利用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将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转化成了一个无约束的含有指数函数式的凸函数。这样只要对凸函数求解出对偶解,就可以方便的得到原线性规划的解。我至今仍然为这个方法的奇思妙想而叫绝。当然这个方法的难度就在于对这个复杂指数函数的求解,由于指数函数的数值敏感性,一不小心就会变得极大乃至于溢出一般计算机的可表达范围。我比较喜欢做计算工作,后来我便就这个新算法的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一些成果。这些我会在后文中讲到。

从此以后我和方教授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可以说是通家之好。他的妻子赵老师,女儿艾米丽,他的父母亲乃至他的哥嫂,都和我相识。我们家的所有成员自然也都和他家里人相熟识。我们共同发表论文,共同出版专著,我们相互访问,我们共同出去游玩。每次相见都倍感亲切,都有聊不完的话题。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几乎年年都会相见,至于我们一起吃饭的次数更是数都数不清。

10.4方述诚教授
     (我,蕙丽和方教授在罗利的合影,2004)

方教授为人善良,特别的率真,说话从不藏私。对朋友更是热情知礼,有事求他帮忙他必是倾心相助。他极其聪明,学识渊博,对中国文化有极深的造诣和强烈的爱好。这些年来,我得到了他的很多帮助,从他那儿学到了很多东西。没有他的指导和帮助,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学术成果,也达不到今天的学术地位。可以说,是哈杰森教授给我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并扶我登上了一个台阶,而帮助我一步步前进,不断登上更高台阶的则是方述诚教授。用中国人的话说,他们两人就是帮我走向成功的贵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