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2020-02-22 22:13:15)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在我去过的所有国家里,没有一个像亚美尼亚有着这么惨痛的历史记忆,这么悲情的民族伤痕。100多年前,因为担心亚美尼亚人会帮助敌对的俄国人,奥斯曼帝国当局开始对亚美尼亚进行有计划的种族灭绝,共造成150万亚美尼亚人死亡(现在全世界亚美尼亚人总数不过800万),几百万亚美尼亚人流落世界各地,这也是亚美尼亚人遍布全球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次屠杀与犹太人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来亚美尼亚之前,翻看了台湾作家阮继忠写的《亚美尼亚的艺术与悲歌》一书。作者是台湾摄影记者,他以记者的敏锐和作家的深度思考,用黑白照片记录了他在亚美尼亚的所见所闻所思。相比我看到的其他文字资料,照片更具感染力,也给了我更强烈的“一定要去看一看”的动力。我的多次深度旅行,都是从读和思开始,辗转往复,最终化成实地踏看的行动。知与行,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一对。

 埃里温大概是我呆得最长的一个城市,前后一共住了六晚,换了两家青旅,有点在这里常住的感觉。亚美尼亚人的一天都是从早上10:00开始的,不少公共机构比如博物馆11:00才开门,所以太早起来是没用的。我也乐得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完自助早餐,10点出门打打酱油,顺便去超市买点菜回来做饭,接着午睡。下午去看艺术展或博物馆,在共和国广场晒太阳看美女,晚上去听一场交响乐或露天摇滚音乐会,感受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第一天因为坐了长时间的班车和住的旅店太吵没有睡好,人一疲惫就没有状态,只在共和国广场附近转了转。第二天换了家旅馆,位于埃里温国立大学附近,环境安静清幽,让我好好补了一觉。这里离埃里温阶梯和歌剧院很近,步行即可,附近还有连锁超市SAS,方便购物。于是接下来几天,我就一直住在这里,连床位懒得换了,这家旅馆俨然成了我的另一个家。

 自从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旅行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靠相应的APP解决,尤其是交通,各种地图和打车软件,只要会熟练应用,连问路都可以省了。在亚美尼亚的六天里,每天都用不同的App四处奔走。远的地方就用谷歌或埃里温公交App,近的地方就用Yandex直接打车。Yandex是俄罗斯开发的一款打车软件,在高加索地区使用方便,定位准确,最重要的是超级便宜。有了这个利器,近距离的旅行就变得无比舒适起来,使我可以在一天之内打卡众多的景点:亚美尼亚大屠杀博物馆(仅次于犹太大屠杀)、柯米斯塔先贤祠(亚美尼亚的各位先贤)、埃里温大教堂、蓝色清真寺、埃里温阶梯……

 埃里温的建筑有很多前苏联时期的遗留,给人的印象是大而无当、缺乏美感。好在埃里温街头到处都有民族先贤的雕塑和纪念馆,造型奇特的艺术,诸多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还有歌剧院、芭蕾舞剧院,没有点艺术细胞还真不好意思在这里瞎逛。

 一直以为,亚洲美女属伊朗的最漂亮,那是我认定的美女典范。亚美尼亚的妹子虽然打扮现代、妆容精致、身材骨感,却唯独缺少伊朗美女那种无法言说的神秘与惊艳。先前就有人反驳我,说这顶桂冠应该属于印度。到了外高加索,被格鲁吉亚美女电得五迷三道,然后有人告诉我,亚美尼亚才是欧洲最漂亮的(Hold on,亚美尼亚怎么能是欧洲的呢?就算人家亲法亲欧,也不能这么排吧)。看来,每个人眼中的西施标准是不一样的,那就各自都情有所钟吧。

 某个晚上,突然想去听一场歌剧或音乐会,于是信步来到埃里温歌剧院,恰巧碰上埃里温国际音乐节的最后一天。也不知道是我来的太迟,还是音乐节期间免票,反正找来找去也没看到售票的窗口,大门口也没有安保,甚至没有检票。我大摇大摆地走进去,没有任何一个人拦我,整个剧场内貌似只有我一张东方脸孔。当然,今天的主角不是我,而是场上的指挥和首席小提琴手。台上的演出精彩绝伦,台下的观众也绝不含糊,听时沉湎其中悉心静听,乐曲结束时则不吝热烈鼓掌,配合得十分默契,这种台上台下互动的欢乐气氛真的让人感动。

 另一个晚上,我沿着共和广场,从北大街一直走到自由广场,又恰巧碰上露天的摇滚音乐会“Amenia in Rock”。歌剧院里的音乐会是古典的,听众中中老年人居多;而在广场上,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他们穿着入时,挥舞着国旗,吹口哨、打响指,玩得很嗨,这让我想起了巴库喷泉广场的露天音乐会,塞尔维亚的出口音乐节,那些都是年轻人的狂欢节。那时候,我才明白,亚美尼亚的精华不在教堂,不在修道院,而在歌剧院内、广场上,在音乐和艺术里。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 蓝色清真寺Gok Jami:埃里温唯一幸存的清真寺,象征着埃里温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伊斯兰历史。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 亚美尼亚国家博物馆馆藏丰富,值得一看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 一家餐馆前的雕塑,非常逼真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4 高加索地区的电信运营商Beeline,藏身于一栋老建筑里。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5 Sain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 Cathedral启蒙者圣格里高利教堂:世界上最大的亚美尼亚使徒教会教堂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6 亚美尼亚国家警察总部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7 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纪念馆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8 地下博物馆有专门展览,纪念100多年前那场大屠杀中的死难者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9 柯米塔斯先贤祠Komitas Pantheon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0 先贤祠里葬的都是亚美尼亚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1 Cascade广场直译是埃里温瀑布,实际上是台阶状步行街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2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3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4 埃里温的地铁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5 亚美尼亚的旅游列车,外观花里胡哨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6 台阶下有埃里温设计者Alexander Tamanyan的塑像,还有忧郁的柯米塔斯雕像。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7 巨大的阶梯建筑周围有不少雕塑,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的作品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8 非常有创意的铁艺拼贴作品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19 埃里温阶梯里面的水晶博物馆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0  国博地铁站的喷泉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1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2 共和国广场是埃里温的核心地带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3  Vernissage周末跳蚤市场:共和广场附近,有浓重的生活气息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4 跳蚤市场主要卖各种纪念品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5  前苏联时期的各种纪念章,每一枚后面都有一个故事吧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6  卖油画的小伙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7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8 卖各种玻璃用具的老头,让我想起了我中学的化学老师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29 旧书摊是必不可少的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0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1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2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3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4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5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6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7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8 街头饮水机,可以直接饮用
亚美尼亚:艺术与悲歌(一)
P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