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的天空

分类: 大洋洲 |
飞机从成都出发,朝着南太平洋的方向,要飞十三个小时,比飞欧洲和美西都要长。每隔几个小时用一次餐,无数次的哈欠,无法入眠的郁闷,看了五片电影,直到眼酸腿麻、几近崩溃时,飞机才最终降落在奥克兰机场。
新西兰海关采用简易通关程序,不用填表,不用盖章,直接拿新版护照扫描过关,前后不过一分钟。但入境申报就严格多了,在飞机上要事先填好申报单,再接受海关人员的一一询问比对。比较敏感的是食品药品和动植物,为了避免麻烦,我们没有带食品,只申报了药品和茶叶。麻烦的是所有户外用品都要接受额外的检查,好在徒步鞋和登山杖轻松过关,只有帐篷被送进了生物检验室。人员先出关,然后在大厅外的绿色窗口领回自己的装备,重新打包。待一切收拾妥当,已经时近八点,这才联系上来接我们的面包车,在夜色中匆匆混入奥克兰的车流。
第二天碰巧是澳新军团日。我们从繁华的皇后大街,一路步行经市政厅、圣帕特里克教堂、奥克兰的地标~天空塔、阿尔伯特公园。接着穿过奥克兰大学校区,从偏门直插中央公园,参观矗立在山坡上的战争纪念博物馆,一年一度的纪念活动就在纪念碑下举行。仪式从飞行战队表演开始,列好队形的老式飞机从蓝天白云间缓缓掠过,民众纷纷举头行注目礼。根据我的观察,参加仪式的有各国使馆、新西兰民间团体,和南太平洋的民众代表,军乐和仪仗表演之后,就是致辞和献花圈。
1915年4月25日,澳新军团作为联军的一部分,进攻达达尼尔海峡,在土耳其爱琴海加里波利登岸,由于导航错误致使军团在原定地点一英里以北登陆。军队本来预期的海滩和小坡,意外地变成陡崖之底,结果使数量甚少的土耳其防军处于有利位置。澳新军团在经历8个月的惨烈战斗后最终撤退,8,709名军人阵亡。为纪念阵亡的将士,每年的4月25日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法定的“澳新军团日”。
很多人不知道,新西兰不仅参加过一战二战,还参加过南非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在大的战争中从不落人后。新西兰每个城镇最显著的路口或街心,都有一座阵亡将士纪念碑。一战中,新西兰10%人民(当时新西兰总人口约一百万)在海外参与了战役,是参战国中按人口计算伤亡率最高的。
杏子是我太太的同学,已经在奥克兰定居多年。中午她请我们到一家有名的餐厅吃意大利餐,这是我们在新西兰仅有的两次在外面吃饭。还有一次在皇后镇,吃的网红大汉堡Ferberg,一个15~18纽币。在外国旅行,如何搞定中国胃,费用和口味都是大难题。新西兰人民福利好,但生活成本也不低,在外用餐尤其高,通常一顿饭人均在20-50纽币之间。难得的是,新西兰最有名的海鲜(青口、龙虾、生蚝、蛤蛎)、牛羊肉、奶制品、蜂蜜等在超市里都能买到,而且性价比都要甩出国内几条街。更超赞的是新西兰的葡萄酒,每家超市都有葡萄酒专区,几大品牌应有尽有,价格一般在6-50纽币,最好喝的云雾湾长相思才30多纽币。既能吃到当地的特产,又能省下一笔不菲的费用,这不是旅行者最大的福音吗。
下午,按照约定的时间,杏子送我们到租车行。接待我们的是个扎着小辫的帅小伙,先验订单和驾照翻译件、信用卡,接着交代注意事项、一一签好合同,最后是交车拍照。虽然不是第一次在国外租车,但今次与上回完全不同,心里多少有些忐忑。租车程序和自驾的细节已经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自然是熟的,甚至连交规都事先测验了好几次。当帅小伙问我有没有疑问时,我很愉快地回答everything perfect。后来在返程中误闯收费高速,在还车时,请车行小妹帮我直接刷卡缴费,这是北岛自驾唯一的插曲,算是很圆满了。
取了车以后,由开心哥先开始适应性驾驶。这部汉兰达是部旧车,里程超过11万公里,刹车很重,车身又大头,害得我有恐惧感,以至于不敢开。设导航的时候,本来想去海港大桥和港口看帆船,看看天色已不早,怕回来太迟。于是临时决定向东,沿着海岸线经过游艇码头,一路开到使命湾,不曾想在那里又收获了一个完美的海湾日落。

P2

P3

P4

P5 阿尔伯特公园,建于1882年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伊甸山上的火山口

P22

P23

P24 使命湾大概是离市区最近的沙滩了

P25

P26 日落奥克兰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