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那些阴差阳错的故事

标签:
亚庇水上清真寺旅行际遇东马亚庇南中国海 |
分类: 东南亚 |
让人垂涎的海鲜,优雅舒适的星级酒店,绝美的南中国海日落,浪漫的离岛休闲时光,这是大多数游客对KK的期望和想象。没错,这些正是我们去KK的理由,事实上KK也会给你相当甚至超乎期望的回报。只是当旅行成为回忆,经过光阴的过滤和记忆细胞的不断死亡,最终能留在脑海里的,不是绝美震撼的风景或人儿,而是那些不同寻常的际遇和错误的邂逅。
对于我,KK的记忆就是一连串错误的组合。因为放松,因为想当然,因为懒,我留下了那些可笑的错误。
说起错误,在KK呆那么多天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错误。KK是沙巴首府,虽然算不上大城市,却没有山打根的宁静;虽然也有碧海蓝天,却没有仙本那让人窒息的潜水圣地;即使是市内的人文景点,也远远比不上吉隆坡和马六甲。唯一的亮点就是几个离岛距离近,容易到达,是比较经济的休闲度假地。还有就是KK到处可见的海鲜楼,那可是饕餮客的至爱之所。为数不少的广东客专门飞到这里享受海鲜大餐,只不过这样的大餐花费可不菲啊!
当我说起下一站要去KK并在那边呆三四天时,和我在山打根丛林里厮混了两个日夜的每个人都瞪起了狐疑的眼睛,“去KK那么多天干什么?你要去些什么地方呢?”对于他们来说,KK与其说是一个旅游胜地,毋宁说是一个跳板。他们要么是爬过神山下来的,要么接下来去仙本那潜水,或者从KK转机直接去其他国家。而我又不去爬神山,我去KK干什么呢?仅仅为了转机回国去呆那么些天吗?
由到KK这个大错误开始,我“邂逅”了一连串哭笑不得的错误。
到达当天要先去办理文莱签证,从机场到Wawasan,从Wawasan再到Menera大楼都很顺利。然而在八楼走廊里转了两圈,也没有找到文莱大使馆。心里隐隐有不详的预感,后来果然在紧闭的大门上看到了搬迁的告示。下楼问了大楼的保安,说是不远,建议我打的过去。那就打吧,附近的出租车司机接过我的地址条,左看右看,都说知道,可就是不愿载我,也不知道是否交接班。无奈只好回Wawasan去坐公交,问了半天才坐上了15路公车,带我上车的车站工作人员说这趟车就是去Sembulan区的。
公车破旧闷热,又没有空调。我的邻座是一个黑黑瘦瘦的当地人,显得特别热情,一直问东问西,知道了我是中国人后,就竖起了大拇指,叽里咕噜出一连串的马来语。难得他对中国人这么有好感,我拿出纸条向他确认,他连连点头,一脸烂熟于胸的自信,还带着诡秘的笑意。然后他又帮我买了票,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知道那个地方,跟我走,你放心”。
在Sembulan下了车,这个汉子不管我的再三确认,硬是把我拉到了KK州立清真寺,还帮我套上大衣,拉我进去参观(一般非穆斯林是禁止入内参观的)。出来后,还要坚持拉我到其他地方逛,至此,我方明白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以带路参观为由跟我要小费呢。把口袋里的几块零钱打发走了他,重新确定方位,才发现清真寺和大使馆是相反的方向。虽然不是很远,但要背着两个大包在正午的太阳下暴走,一路问一路找,汗水还是湿透了全身,郁闷情绪达到了极点。
因为这个错误,又引起了后面的曲折。到达大使馆已经是午休了,只能等下午上班。好不容易等到下午上班,又说下午不受理,只能第二天早上再去一趟。隔天上午,终于顺利地递进材料,说是下午就可以领证。我飞文莱的航班是隔天上午的,为了方便,跟签证官说好隔天上午来取,这样就不用多跑一趟,可以取证后直奔文莱。
第三天,从旅店轻车熟路地赶到大使馆,顺利拿到签证。大使馆门口没有直接到机场的公车,只好倒走到最近的巴士站,去等到机场的巴士。等了好久,也不见一辆公车。只好继续走,一边走一边回头望,心想总会有一辆公车或的士停下来吧。没想到,就这样一直走到了KK机场的T2航站楼。当看到航站楼那翘起的屋檐时,我哭笑不得地看了看表:这次徒步,走了大约45分钟。
又一天,我计划去KK市立清真寺,功略上都叫City Mosque。在Wawasan上了去KIAS区的公车,跟售票员说让我在City Mosque下车,售票员含含糊糊地答应了。车子在市区内堵了一会儿,之后才离开市区,到了郊外。本以为到了郊外,应该很快能到,可是向售票员确认了几次,还是说没到。我的焦急引起了另外一个售票员的注意,他过来跟我说:“清真寺是在另外一头,你坐错车了。”看他的语气和笑容,不像是开玩笑,这下轮到我摇摆起来了。中途上来的一群小学生也说City Mosque是在那一头,他们让我下车,坐车回Wawasan再换车去,狂晕!
就在争论不休的一霎那,车子从滨海大道拐过了一个弯,驶上了另一条宽阔的大道。绯红的夕阳下,左边兀地出现了一座清真寺,蓝色的穹顶,黄色的宣礼塔,白色的墙体,前面的一池碧波刚好映着清真寺的倒影,这不就是水上清真寺嘛!在车上一众的呼叫声中,我飞速地跳下车,以最快的速度抄小路直奔到清真寺前。落日余晖不会因为我而多停留一会儿,现在正是光线最好的时候。
后来细想才明白,他们一定以为我要去的是州立清真寺,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响导。可是州立清真寺State Mosque和City Mosque怎么会混淆在一起呢?唯一的解释是他们只听懂了Mosque,而把前缀给忽略了。如果我说的是Masjid Bandaraya KK,他们应该就不会误解了吧,都是语言惹的祸啊!
逛完清真寺出来,天已经黑了。按照来时相反的方向,我在清真寺门口拦了一辆公交车,跳上车之前,还认真地看了车头写的Wawasan Terminal。这回应该不会错了吧,于是给了钱,问也没问就坐到车后面了。车子在滨海大道上奔驰,目送着此行最美丽的海上落日。车子一路过了Tune Hotel,过了Shaba大学,又走了很久,外面的灯火越来越少,直到行驶在不见灯火的荒村野路,车上只剩下寥寥的几个人,这才意识到又一次搭错了方向。
这一次轮到售票员哭笑不得了,他大摇其头,干脆把我带到车下,指着路的对面,叫我到那边等。回来的车是同一路车,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已。
这一次错误,让我多坐了来回三四十公里路,浪费了近两个小时。
也因为这些阴差阳错,我住进了Jaya街的Sensi Backpacker’s,遇上了热心周到的小二,温馨的旅店和管家式的服务让人有家的感觉。因为这些误打误撞,我认识了来自澳洲的Joseph,巴基斯坦的Raja,菲律宾的Mary。我们在客栈同居一室,一起喝酒,一起玩牌,一起看新闻,纵论天下是非,度过了几个难忘的如挚友般的日夜。当然,这是另一段故事了。
祈祷大厅禁止非穆斯林进入,我是披着长袍,由那个黑瘦汉子带进来的。
见过众多寺庙,清真寺是所有宗教寺庙中最洁净,最有现代感的建筑。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弹起心爱的曲子。面对我的镜头,几个乡间汉子竟然有几许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