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从字桥
在国内众多的油菜花观赏胜地中,婺源是距离福建最近的,从福州坐火车一个晚上就可以到达。但这不是我最喜欢婺源的理由。婺源以其徽派民居和山水的自然结合,成为最诗意的栖居地,也最能体现国人“诗书耕读”的理学传统。这块土地,曾经造就了繁盛的商旅文化,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繁华散尽,是归于平静。然而,它并没有沉寂多久,却在无意中开出了繁花一片,迎来了又一春。 
思溪延村民居
民居中的门扇,装饰以精美的雕刻
4月1日,愚人节,春雨还在淅沥下着,我独自一人踏上了福州往鹰潭的列车。先前约好一起去看花的两个驴友都放了鸽子,也只好让他们辜负了花期。想起来,一个人的驴行,这还是第一次。福州火车站启用新的春季时刻表,我的孤旅就在混乱的火车时刻表中鸣响了汽笛。
鹰潭到婺源,再从婺源班车到延村,这是婺源北线的第一站,和思溪紧紧相连。延村和思溪都是先民或巨商为躲避战乱而迁建的,特别注重文化的传承,其厅堂布局,骑马楼木雕都值得细细观赏。
从思溪到清华没有班车,只能坐摩托在泥泞的土路上颠簸。不过,途经的长滩倒是恰如其名,长长的油菜花地沿着青绿的溪水平铺开去,后面则是墟烟里的民居。
长滩村
清华其实就是一座廊桥—清华虹桥,如果看过了闽浙交界的廊桥群,虹桥就是走过路过,可以错过的了。至多,远观一下就可以了。虹桥上收拾得很干净,还设有祭拜的神位。一定要从桥下的碇步晃悠悠地过桥去,去看地里簇拥着虹桥的油菜花,黄的,紫的,桃红的,把虹桥衬得像盛装的老妇。没错,虹桥就是一个头上插花的老虔婆。 

清华虹桥
洪村才是清华的意外之喜,我们是骑着坡自行车走山路去的。整个村子里,只有我和一杭州驴友在走。村道走到尽头就是上山的路,我们没有继续走,而是研究起田头的一个古老水利设施,和村里的那些旗杆石,祠堂,老屋。阳光下的每块石头都有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每一座房子都有一段传说。倏一转身,或者拐过一个巷子,脚步就跨越了千年。洪村就是这样,古老的让人无法卒读,宁静得似在沉沉睡梦中。只有村口的几个老妇,在溪旁敲打衣服,“笃笃”的声音却依然无法打破千年的沉寂。把生命挥霍在这里是足够奢侈的,也终于让我明白了游客和旅者的区别。
洪坑古村
理坑,我们住在余家的云溪别墅。几个一路上偶遇的驴友坐在余家厅堂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晃悠悠的躺椅把午后的时光一点一点地挤走。黄昏时分,从后门遛出去,沿着胡同去看那些曾经的官宅(司马第,天官上卿府第,九世同居楼),在某个拐角处与理坑的遗老们抽个烟。理坑,因为地处北线的里端,很多游客都不会走到这里来,因而留给了我们一段难得的幸福时光。
理坑骑马楼 
第二天是徒步,从理坑一路走过浙源(龙天塔),虹关(千年古樟),到了开满梨花的岭脚。再从这里翻过山去,上山下山约3个小时,就到了婺源东线的终点—官坑。
理坑晨雾
浙源龙天塔
开满梨花的岭脚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