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惜路易.艾黎没有到过霍童,否则她就不会说中国最漂亮的两个小城是长汀和凤凰了。当这个闽东的凤凰即将被遗忘时,我却害起了相思。
霍童镇上的古民居集中于下街,所以当我从霍童中街开始扫街的时候,发现的老房子并不多。而且新旧杂陈,视线每每被水泥砖房刺痛。开始,这种杂乱多少让人有点扫兴,心里不免责怪起霍童人不懂文化,把老祖宗的宝物给糟蹋了。可是当走进下街,心情就猛地多云转晴。这是一条很古旧的小巷,不长,却很幽静。被雨水打湿的路面清幽幽的,泛着反光。弯弯曲曲的小巷似乎没有尽头,斜刺里偶尔走来一个扛着农具的农夫,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
霍童古民居大多保留了原有的特色。沿街的民居大都是青砖的门面,夯土垒的墙,据说这些都是当年的大户人家,每户大门前都有一个雕刻精美的牌匾,上书“云蒸霞蔚”“祥云焕彩”等字样,院内一般都有楹柱对联和雕花的木栏。那些嵌在木窗上的雕花,从明朝至今,盛开了几百年光景,如今已呈现出寂寞的表情,却又拒绝凋零……
整条街上,除了我,再没有一个游客,这种奢侈可不是经常能有的。而一个人在霍童的民居间流连,很轻易地,就会迷失了方向,迷失了时间。 
即使没有这些古街和老宅,单单“霍童”这两个字都足以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霍童,会不会是前朝的一个大侠?或是一本拳谱,抑或隐藏着一段美丽的往事?霍童的古典美,是和悠然流淌的霍童溪相伴的。从霍童出发,沿着溪边走去,两岸风光秀美,加上春雨一直绵绵地下着,感觉又回到了烟雨中的漓江。一路走走停停,路边有很多的残院断墙,都值得去转一下,因为每个旮旯都有一个典故。就是残破的小院,以前也曾是人来人往的大户人家。
仙岩寺,黄鞠故里,石桥村,一路走过。过了石桥村,转过一个弯,远处就是第一次徒步的终点—兴贤村。
尹公宫里的壁画很出名,是关于薛仁贵征西的故事。去洪口的路上,我们巧遇小谢。他家就在莒洲下村,一路上他成了我们的免费导游。据他说,在文革时为保护这壁画,在上面涂了一层白浆,后来刮掉涂层时壁画就破坏了。现在只能依稀看到壁画的轮廓。
过了金钟古渡,走出不远,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莒洲上村,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古寨。宁静的山村,碧绿的流水,高高的吊脚楼。完美的结合,只是少了“不知有魏晋”的山民。
三年后,这里将建成水库,古瀛洲将沉到水底,成为永远的怀念。据说,宁德想在2006年将霍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只是不知少了古瀛州的霍童还会是完整的吗?
2004.11记
霍童民居,带有明显的时代印痕
古民居
霍童下街
希望的田野上
尹公庙
上莒洲村,比湘西凤凰更为古朴
金钟渡口,通往上下莒洲
让人印象深刻的东东
全家福,俱乐部的10头驴加上温州的朋友共14人,阵容庞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