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拍】青岛名人故居1--洪深故居(组图)
来青岛旅游的朋友都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来领略海滨风情,还有的是来欣赏青岛独特欧陆建筑的。
而但凡对青岛历史有更多了解的人,会顺道拜访一下青岛前海附近的文化名人故居。这些名人们大多是在上世纪30~40年代,来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的学者和教授们,现今他们的学术地位已非同寻常了,都已成为我国文化的先锋和代表人物。
青岛福山路1号有一座别墅式建筑。这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洪深曾经在青岛的故居。
洪深在青岛居住的时间也是较长的。1913年,他的父亲洪述祖因枪杀宋教仁事件,来到青岛避难,在青岛湖南路有住宅,在崂山的南九水有别墅,称观川台。洪深也随之迁来,1916年洪深入清华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回国后到上海从事戏剧活动。日本侵占青岛后,将其父在青的多处房屋没收,洪深为此还专门写文《我的失地》以示纪念。
1934年,洪深接替刚刚离职的梁实秋,任青岛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青岛工作和生活。居住在福山路1号。
洪深在山东大学教授外国文学,他的爱好则是戏剧与电影的创作,除授课外,还辅导学生的话剧团的表演活动。除此之外,他还热衷参加青岛著名京剧票友社,并参加过演出。洪深的住处常有学生和戏剧爱好者到访,热闹异常。
洪深在青岛还从事了许多戏剧、文学活动,与当时在青岛山东大学任教的老舍、王统照、臧克家、吴伯箫等12位名家编写的《避暑录话》,在《青岛民报》上的发刊词就出自洪深之手。
洪深在清华读书时的专业是化学,此后曾在复旦、山大等名校任外文系教师,而他最大的贡献却是在戏剧与电影上。
在青岛期间,洪深以自己家庭在崂山的祖产被日本人侵占的经历为主线,结合青岛遭受德,日帝国主义,北洋政府统治的悲惨历史,创作了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开创了电影文学的先河。
九一八事变后,国人的反帝反日觉悟日高,1935年,明星电影公司看好此剧本,由当时最著名的电影导演张石川率电影皇后胡蝶、话剧“四大名旦”之一舒绣文,以及高占非,徐莘园,龚稼农,孙敏等诸多明星来青岛开机拍摄。
洪深还帮他们在沙子口附近物色了一处外景地。主创人员也经常来福山路洪深的宅中请教。
胡蝶在回忆录上说:“洪深是美国留学生,中外文学造诣都很深,他丰富的生活阅历熟练的创作技巧,使这部电影里的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而《劫后桃花》也确成为电影史上优秀的作品。
《劫后桃花》剧照

1936年,洪深离开这座住宅后,宋春坊从黄县路搬至福山路一号,成为这里的新主人。
这铁门已经锈迹斑驳,但其实这并非当年的大门。
洪深故居地理位置很高,可以远眺前海风景。
在门口看到远处的石墙上贴有禁止进入拍照的字样,估计是这里的住家倍受骚扰后不得以而为之吧(此图来自网络)
洪深故居门前的街道。左边的分支是京山路,不远处便是青岛山炮台遗址--德国的堡垒要塞。
我曾经在福山路一处小房内居住了4年多,对这里很多建筑和街道都很熟悉和亲切。即使现已经离开多年,但我还是会常常想念这里的,并经常来此探访^_^
PS:请关注下篇:沈从文故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