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鉴赏+视频】《钢琴师》-解读生命凄美的乐章

(2007-01-05 17:38:11)
分类: 【影音☆娱乐】
 
        《钢琴师》-解读生命凄美的乐章
 
          图文/视频添加:坐听琴岛 
 
 
    电影《钢琴师》(又译《钢琴家》)尽管在2003年争夺最佳影片奖时与《芝加哥》的较量中失意,但最后凭借其男主角的扮演者布罗迪的精彩的表演,和世界名导波兰斯基的威望和实力,终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两项重量级大奖。
 
     二战电影的DVD已成为我收藏电影的一个主要部分,目前至少收藏了近百部。不仅是我对二战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我更想通过这些电影更深刻的理解人性,国外此类的经典影片的确有不少。而《钢琴师》就是这样的电影之一,如同近期的二战经典大片《辛德勒德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电视剧集《兄弟连》等都是些让我永久难忘的好片。
 
     《钢琴师》的男主角布罗迪过去尽管有过10多年的演出经历,但除01年获得过一次独立精神奖最佳男演员题名外,一无所获。
 
     世界名导罗曼。波兰斯基邀请他出演《钢琴师》的天才波兰犹太人钢琴家斯皮尔曼,给了其证明自己演技的机会,与其说他本身的瘦弱的形体吸引了波兰斯基,更不如说是他那令人赞叹的完全不需要替身精湛的钢琴技艺和深邃忧郁的眼神征服了导演的心。最后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证明了波兰斯基的慧眼独具。
 
    今天为各位朋友奉献的电影片段,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段,以下是我的部分观后感想,我相信看过此片的人都有更深刻的感受:
 
     在废墟中苟延残喘地挣扎在死亡线上,衣衫褴褛的斯皮尔曼,被德国军官发现了。幸运地是他是一位喜爱音乐甚于战争的德国人,他给了音乐家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用他自己弹奏的乐曲。
 
    在战争末期,在战争留下的残垣断壁的屋内,斯皮尔曼坐在久违的钢琴前,面对纳粹军官,用尚存的生命力量弹奏出了他的伟大同胞,音乐诗人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
 
    此刻我们看到了电影镜头有效的调度和诠释,导演和摄影师为我们展现一个经典场景:一缕淡蓝色光线斜射着透进屋内,钢琴师的呼出的热气也很生动的表现出来。太阳的光线,在我看来是生命的象征,尽管它很细微,但它依然温暖和美丽。
 
 
     钢琴师那粗糙而颤抖的手在黑白琴键上滑出的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乐曲,而更像琴师或者惨遭磨难的人类对生命的呐唤。
 
    这种灵魂的共鸣和呼唤而产生出的震撼,伴随着琴声,深深地刺向了那位安坐在椅上的尚未失去人性的军官的灵魂。此时,作为钢琴家唯一的听众,似乎已游历于战争之外,音乐产生的巨大能量让他从心底被彻底撼动。这音乐或许是钢琴师的低声倾诉,或是对死难者的悼念,或是对战争的痛恨,或是对扭曲的人性的鄙视,或是对生存的强烈渴望。。。。。。。
 
    德国军官最终让斯皮尔曼活了下来,并为他提供了生存所需的食品和衣物,甚至德国军官为他送上了自己的大衣。而这差点害死了钢琴师,当波兰解放的时候,他忘乎所以的身披纳粹军大衣去拥抱那些逃过劫难的人们,遭到误会,险些被打死。
 
    获救后的琴师,想起应该去战俘营说明情况,以赦免那位曾救过他性命的德国军官时,他却发现,自己甚至不知道他的姓名。最后那位给了音乐家宝贵生命的德国军官非常不幸地死在战俘营,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斯皮尔曼能在那样恶劣环境下的存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与他对生存的强烈渴望,拥有坚韧的意志和坚强的心灵有巨大关系。
 
   另外或许和他的熟知的音乐有关。音乐拥有某种超现实的伟大力量。是的,我始终坚信他的心里始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来支撑着他那脆弱不堪的身体,这就是音乐。
 
    如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因在监狱里播放乐曲而被禁闭一周,出来后他精神依然振奋。他的解释让众多囚犯不能理解,他说当时给他的最大内在力量就是音乐,是莫扎特的音乐,它扎根在他的脑海里,深埋于心中,是音乐让他度过了那段最孤独最寂寞的时光。
 
     “音乐是他一生的热情,求生是他生命的杰作。”这是电影开头时对斯皮尔曼的评介。
 
     电影为我们再现历史,同时也揭示了更多的人性,我因此更加喜爱它。对于我这个钟爱音乐和酷爱电影的人来说,只有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和身边的人,拥有坚忍的内心,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必将会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我对此坚信不疑!!
 
 

请 投我一票 谢谢!     

 
  更多精彩视频欣赏

观看须知:

请先将背景音乐关闭,再点击此屏幕即可欣赏。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片名:《钢琴师》或《钢琴家》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演员:阿德里安·布罗迪

托马斯·克雷茨曼

弗兰克·芬利

片长:148分钟

年份:2002


钢琴师 剧情介绍:

    在战火中聆听肖邦,凭艺术战胜苦难。2003年本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奖,引来全世界的一片惊叹,这部直面苦难与人性的电影最终战胜了以场面取胜的大制作,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同时,又的确是名至实归。
 
    罗曼·波兰斯基这部半回忆录式的电影将我们再次带回60多年前那场大屠杀中,在一片废墟的华沙寻找生命与音乐的尊严,在没有人性的年代寻找人性的光芒。



    《钢琴师》是一部取材于真实回忆录的战争题材的优秀影片,真实再现纳粹铁蹄下犹太人的凄惨命运及求生本能,被誉为史诗巨制……  
 
    故事发生于1939年二战爆发,作为波兰国内顶级的钢琴师,Szpilman那年才27岁。身为犹太人,注定了他将经受这场空前的劫难,很快随家人一起被押解到华沙的犹太人强制区。
 
    在纳粹德军控制下的华沙街道上,他像老鼠一样活着,并在登上“死亡列车”的那一刻被人拽了出来而免于送至集中营,但从此失去了全部的亲人。他饱受虐待,见证许多惨不忍睹的屠杀。
 
    在一位友人的帮助下,他辗转求生,在纳粹统治的最后一段时期, Szpilman意外地得到一名德国军官的救助,终于熬过压抑、恐怖的六个年头而盼到黎明。  
 
    该片作为“完美主义者”、68岁的犹太籍著名导演波兰斯基的顶峰之作,场面宏大,内容逼真,是不可多得的战争故事大片;同时,音乐基调贯穿全剧,为本片增添了不少艺术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