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城市情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欧洲的浪漫历经百年,仍然在这里慢慢散发着诱人的气息,与博友在这座“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中相聚——我们,从博客走进了现实。
他们说,只是因为我一直走在这块“破抹布”的“金边”上,所以我的眼里尽是浪漫。但这一切都不影响我的心情,我所需要的,就是在匆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闭上眼倾听海风, 在海浪声中感受惬意。
一座城市总会有闪光的亮点,就如摄影中,四指搭建的取景框,稍稍有一点偏移,变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生命的美,无处不在,一切,都需要发现。
啤酒街——百年青啤的文脉
我原是滴酒不沾的,但青啤的爽甜征服了我,巴山说,我在青岛,走完了几年的路,喝完了几年的酒。
青啤厂的旧址,在夜色中显得端庄浑厚。据说,这是德国专家特意设计的夏洛风格和哥特式风格交融的建筑,历经百年,仍然保存着历史的厚重。
啤酒街给我的印象是很多的灯,很多的人,到处散溢的啤酒香。华灯初上,临街而坐,面对历史的厚重,应该说喝的不是青啤,而是青啤的百年文化。
虽然在博客中久读了熟悉的文字,而走进现实,彼此可以把酒杯碰出叮当之音时,我一直还有入梦的感觉。我想,在青岛与朋友对坐畅谈,可以没有一桌子的海鲜,但绝对不可以没有一桌子的青啤。
在他们点菜的时候,我环视了这家啤酒屋,是很有特色的店,我对巴山说,那墙很有点农家土坯房泥浆草秸墙的味道。琴岛一直不赞成喝扎啤,他说瓶装的青啤质量有保证,可我却一直以为,那一夜我们应该喝那种 塑料袋装的,新下线的啤酒,那才应该是青啤——一个城市原滋原味的、大众的啤酒文化。
我喜欢青岛原滋原味的青啤,还有琴岛嘴说的“蛤蜊”,不太浓的青岛口音,却有着浓重的青岛色彩。
金沙滩——那片黄金的海岸
海滨浴场给我的感受几乎是相同的,海风、浪花、沙滩、闲适的人群和嬉戏的尖叫。但这里的沙,却与他处不同。
我好像从没有这样细心留意过一片沙滩,在海水打湿的地方,是一片金黄色,细细的沙粒,可以流淌得像水一样,这就是青岛市黄岛区的一片黄金色海岸——金沙滩。
冰儿一踏上沙滩,就赤足踩在沙里,她说沙子是暖暖的。他们都赤足去踩沙滩、淌海水,而我,就坐在遮阳伞下,看着他们。有海风、海浪、朋友和安静的享受。巴山说,我好像总在沉思,其实那时的脑袋里是一片空白,在这样的景色中,没有什么事可以值得去想,唯一需要我去做的,是安静的面对大海,享受内心世界的平静。
我们在金色的沙滩上写下了对“心浪”的祝福。那时候,我才把博客与相实连结在一起,我身边这群和我一起享受大海的人,原是博客中那些虚拟的ID。
在这片金色的沙滩上我体会了“他乡遇故知”的心情。林久原说3号上午才到青岛,我在海边享受海风的时候,冰带回来两个人,其中一个,便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林久。他的笑还是那样灿烂,只是比网络中显得腼腆,每晚下线时,那个给兄弟们送别送抱的老林,在现实中竟然不好意思拥抱我们。
黄岛——有一群豪爽的山东哥哥
有人说,了解一个男人,要看站在他身后的女人,这一次青岛之行,我却以为,了解一个男人,看他身边的男人就足够了。
林久的身上,已经沾染了南国的淡然,而他的那群战友,依然还保留着山东汉子的豪爽。在他的博文中,曾无数次读过关于那段记忆的文字,却是第一次在现实里面对山东男人的浓重。
爽朗的笑声,大气的性格,粗枝大叶的轮廓,干脆利落的语言,无一不显示出山东男人的爽快,这些,和我头脑中“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形象,渐渐重合。
黄岛上的这群山东哥哥,和青岛滨海路上的浪漫,几乎毫不相干,八大关的街景中,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山东男人原是这样的大气豪爽。
滨海路——木栈桥上留过我的脚印
这一次青岛之旅,琴岛为我们做了最好的向导。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我们尽可能的享受了青岛的代表文化。
小鱼山上俯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尽收眼底。只是青岛这几天总是感觉有雾,琴岛说那是因为还没到秋天,在青岛,这个季节还要算是夏末。
身体原因,我在青岛错过了很多风景,只能远远的拍张照片,其实并没有切实的走入,而滨海路的木栈桥却深深的吸引了我,我一直坚持着走到了最后。
木栈桥的一侧种满了绿树,另一侧是浪花拍击的礁石,近可以闻树的清香,远可以观海的壮阔,木栈桥古朴的原色,更让人感觉贴近自然。
海边几乎是婚纱拍摄的外景地,几十对新人在这里完成婚姻的美好见证,那种气氛,可以感染路过的人群。
我们在海边的礁石上逗留,我一下子想起七岁时,爸爸带我到青岛,曾在礁石上给我敲过牡蛎吃,在我的记忆中,青岛的印象就是栈桥和海边礁石上的牡蛎。林用石块敲破蛎壳递给我,还是那个味道——我童年记忆里带着咸咸的、海的味道。
博客中的朋友可以做多久
在海边吃过午饭,小坐时,我们说起了博客、博友与博客间的交流。
青岛之行,让我有逃离电脑的感觉。博客间的相识可以说是一种缘份,而真正能走进现实的,毕竟是缘份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在博客交流中,我们可能错过了很多优秀的人,因为我们的心在博客中变得越来越浮燥,我们的精力越来越无能为力。
琴岛说,最初开博的时候,是那样在意每一个来访的博友,那样在意每一条评论、每一条留言,读每一篇博文,是那样的投入,他的感觉,其实一直也是我心里挥不去的惋惜。
“铁打的博客,流水的博友”,我曾经用这句话总结博客间的交流,并不是我们都忘记了,而是我们都开始力不从心。
博客中的朋友,到底可以做多久?或许,是在一个偶然中,会猛然想起的一句话,一篇博文,或是一段音乐。
拥抱现实,拥抱分别
依然最晚到达青岛,她来的时候,我把自己藏在窗帘的后面,她喊:心情,你出来。我们都咯咯的笑。
在一个群聊里,我们称为家的地方,我们常常是见面拥抱,分别拥抱,我一直想,如果在现实中,我还能不能拥抱她?
相见的时候,我真实的拥抱了她,拥抱了现实,那种感觉一点都没变,感觉永远是最真实的,只要我们是真实的。
短暂的相聚,我第一个要离开青岛。很多次,看着家国的兄弟们,我的眼泪会忽然闪动一下,然后急忙把头转向别处,很怕他们会笑我。当我真的要走了,我也真的没有办法控制眼泪,一任它流着。
冰第一个伸出手,拥抱我,我感觉心里酸酸的。然后是林,很自然,还像最初时我跟在他和东岸身后PK的时候那样,让我感觉温暖。在酒店的门口,我抱了依然,然后与他们分别了。
当青岛红瓦的屋顶在我的视线中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的时候,我禁不住又一次哭了。虽然他们一直说,后会有期,可是我并不知道期在何时,这个家里的人最南在两广,最北在东北三省,最东在沿海,最西在天山,相聚可能是一生无期。
人,真的需要善待友情,珍惜缘份。
我又再一次想起了我的邻家哥哥,内心中,对他仍然不是感激,他给我的是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