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思念,寸草春晖-怀念我的母亲
(2025-06-02 11:58:29)分类: 感悟 |
2024年11月,母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半年过去了,时间像流水,却冲不淡我对她的思念。她的音容笑貌,她的默默付出,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心底。每当夜深人静,那些未曾好好珍惜的时光便如潮水般涌来,带着悔恨和心痛,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没有文化,却用她勤劳的双手和无私的爱,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她年轻时在肉食品厂工作,日复一日地忙碌,无论是农活还是工厂的流水线,她总是干得比谁都卖力。母亲的勤奋是她生命的底色,她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只知道埋头苦干,把最好的留给家人。那时候,我还小,常常觉得母亲“凶”,因为她会和邻居争吵,会因为我的任性而责骂我。我不懂她的苦心,甚至觉得她没有文化,无法带领我们家走向“更好”。现在回想,我才明白,母亲已经用她全部的力量,做到了她能做到的最好。
小时候,我总是很任性。母亲让我多带些家里的菜回学校,怕我饿着,可我却嫌她唠叨,嫌那些菜土气。每次回家,她看到我的神情总是带着小心翼翼的欢喜,像是怕惊扰了我。她从不多说什么责怪的话,只是默默地为我准备好一切。我想要什么,她总是尽心尽力地去找,哪怕只是我随口一提的菠菜,她也会费尽心思种在菜园里,只为让我吃上新鲜的菜。那时候,我从没想过,这份付出背后是她多少个日夜的操劳,是她对我无言的爱。
长大后,我开始忙于工作,生活的重担让我渐渐忽略了母亲。哥哥在我面前树立了一个很孝顺的榜样,他出海回家总能抽出时间陪伴母亲,而我却被工作拖得喘不过气,连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每次回家,母亲从不责怪我,只是默默地为我张罗饭菜,默默地担心我的身体。记得我查出我生病的那段时间,母亲的眼神里满是忧虑。她不懂医学,却四处打听偏方,生怕我有个闪失。她从不把这些担心说出口,只是用行动告诉我,她有多在乎我。
母亲的爱是那样深沉而隐忍。她从不要求回报,甚至在我对她不耐烦的时候,她也只是默默承受。我记得有一次,她说了我几句,我却觉得她管得太多,赌气转身就回了学校。那时的我,从没想过她的心有多痛。现在,每当想起这些场景,我的内心就像被针扎一样,后悔像潮水般将我淹没。如果我能多一点耐心,多听她说几句话,多陪她一刻钟,或许我不会在失去她后,如此撕心裂肺地懊悔。
母亲去世后,我才更深刻地感受到她的爱。那些我从未在意的小事——她为我准备的饭菜,她偷偷塞进我行李的蔬菜,她在我生病时的焦急眼神——都成了我心底最珍贵的记忆。她的爱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宣言,而是点点滴滴的付出,细碎却沉重。我开始明白,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的爱比任何学问都深邃。她用一生的辛劳,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给了我前行的底气。
母亲没读过什么书,她的人生字典里,写满了“勤恳”二字。年轻时在肉食品厂等地方工作,那双手,想必是浸透了辛苦和汗水。后来操持家务、打理田地,她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用最原始也最坚韧的方式,撑起了我们这个家的一方天地。她或许有她的局限,无法像知识女性那样侃侃而谈,甚至会和邻居拌嘴,年轻时对我管教的方式也显得简单甚至有些“凶”。我也曾不懂事地觉得她不够“体面”,不够“有见识”,无法引领一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现在才明白,这想法是多么浅薄而任性!她不懂那些宏大的道理,她只是用尽了她所有的心力、所有的汗水,在属于她的那片小小天地里,做到了她认知和能力范围内的“最好”。这难道不是最伟大、最值得尊敬的爱与奉献吗?
我为自己曾经的任性感到羞愧。记得年少时,她若说了什么我不爱听的话,我便立刻沉下脸,一声不吭,转身就离家返校,留给她一个冰冷的背影。工作后,更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电话打得少,回家更是匆匆,总觉得外面有更重要的事等着处理。她默默地看着,从不抱怨,只是那份欲言又止的牵挂,如今想来,像针一样扎着我。我错过了太多可以握住她粗糙却温暖的手的机会,错过了太多可以陪她静静坐一会儿的时光。
妈妈,原谅儿子的迟钝与任性。您用最质朴、最厚重的方式爱了我一生,而我,在您离开后,才真正读懂这份爱的深沉与珍贵。那菜园里的菠菜,那归家时的笑颜,那沉默的担忧,都成了我心中永恒的烙印,也是我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愿您在天堂安息,远离尘世的辛劳与病痛。那里一定有您喜欢的阳光和土地,您可以轻松地种下任何您想种的蔬菜,再也不用为谁操心劳累。请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父亲,连同对您那份未尽的孝心,一起倾注在他身上。您的血脉在我们身上延续,您的坚韧与爱,也会继续指引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