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001-100主要事件
(2024-09-15 10:50:34)
|
事件 |
碰到的问题 |
主要障碍 |
解决方式 |
主要涉及人物 |
1 |
1780毫米热轧机项目 |
中央要求压缩4000万美元投资 |
预算紧张,与日方签订合同在即 |
经过协商,确定不降低设备标准,但需压缩预算 |
郑传凯(南江钢铁厂厂长)、郝亚威(国家经委冶金局预算处处长)、刘惠民(南江冶金厅副厅长) |
2 |
进口设备与国产装备之争 |
国内矿山倾向于使用进口装备而非国产装备 |
国产装备质量不佳 |
提出政策建议,对积极采用国产装备的企业给予激励措施 |
冯啸辰、罗翔飞(国家经委冶金局副局长) |
3 |
推动工业试验 |
冶金局计划在矿山进行120吨电动轮自卸车的工业试验 |
矿山担心试验会影响生产 |
冯啸辰利用冷水铁矿待业青年问题,促使矿方接受试验 |
冯啸辰、潘才山(冷水铁矿矿长)、宋维东(冷水铁矿副矿长) |
4 |
液压阀漏油问题 |
新民厂生产的液压阀漏油,影响了12立米挖掘机的工业试验 |
清砂不彻底导致液压阀质量问题 |
改进清砂工艺,提高液压阀质量 |
冯啸辰、余淳安(新民厂生产科副科长)、何桂华(新民厂技师) |
5 |
有限元分析问题 |
在自卸车齿轮设计中遇到了载荷不匹配问题 |
技术瓶颈 |
冯啸辰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优化了设计,解决了载荷不匹配问题 |
冯啸辰、陈邦鹏(技术专家)、王伟龙(工程师) |
6 |
查阅资料问题 |
冯啸辰需要查阅有关矿山机械的资料 |
缺乏资料 |
在冶金局资料室找到了所需资料,并完成了任务 |
冯啸辰、张海菊(资料员) |
7 |
矿用挖掘机设计争议 |
25立方米挖掘机项目的合理性遭到质疑 |
技术争议 |
冯啸辰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 |
冯啸辰、老专家(未具名) |
8 |
吉普车事件 |
在解决冷水铁矿问题后,冯啸辰需要交通工具返回 |
交通不便 |
冯啸辰通过与刘惠民副厅长的交涉,借到了吉普车 |
冯啸辰、刘惠民 |
9 |
车皮运输协调 |
红河渡铜矿需要运输进口配件,振山铁路分局不予配合 |
交通运输问题 |
冯啸辰利用个人关系,说服了振山铁路分局配合解决运输问题 |
冯啸辰、王根基(国家重装办协作处处长)、陈卓(振山铁路分局局长) |
10 |
工作组被拦截 |
在前往石峰铝矿途中,工作组被冷水矿阻拦 |
沟通不畅 |
冯啸辰通过与冷水矿职工的交流,解决了误会,继续行程 |
冯啸辰、潘才山、宋维东 |
11 |
德语翻译问题 |
冯啸辰寻找德语翻译 |
寻找合适的德语翻译人员 |
冯啸辰在南江工学院找到了合适的翻译人员 |
冯啸辰、南江工学院师生 |
12 |
退休工人支援建设 |
冯啸辰联系退休工人支援建设 |
人力资源短缺 |
王伟龙帮助冯啸辰找到符合条件的退休工人 |
冯啸辰、王伟龙 |
13 |
矿山工业试验大纲 |
冯啸辰参与制定矿山工业试验大纲 |
工作协调难度大 |
冯啸辰通过与各方协调,完成了大纲的制定 |
冯啸辰、常敏(工作小组组长)、王伟龙(副组长) |
14 |
矿山现场会 |
冯啸辰参加矿山现场会 |
现场会组织难度大 |
冯啸辰积极参与,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 |
冯啸辰、常敏、王伟龙 |
15 |
矿山待业青年问题 |
冷水铁矿待业青年聚集矿机关 |
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 |
冯啸辰利用个人关系,为待业青年创造就业机会 |
冯啸辰、潘才山、宋维东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