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说起陪产,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因而从来没有考虑过要不要陪产这个问题。小螺丝他娘也和我想法一样。其实,不止是陪产,怀孕期间的所有产课我也都“陪上”了,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了解怀孕和分娩过程中会发生的事情,以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对于分娩的了解最初来自于一些影视文学作品,以至于我起初以为陪产就是跑到医院,然后坐在产床边握着老婆的手,鼓励满头大汗的老婆使劲生娃。直到后来,靠着经历过的朋友的描述,才对陪产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尿裤、婴儿车、婴儿床、各种玩具,我们早早就准备好了,以迎接小螺丝的到来。谁知道,他居然耐着性子一直拖到了预产期。
预产期的前一天晚上,禁不住朋友的热情相邀,我和小螺丝他娘还跑到朋友家一起包饺子。吃饭的时候,传说中的宫缩和阵痛就这么来了。也许是吃了“滚蛋饺子”的缘故,小螺丝终于准备启程了。于是我们匆匆告别了朋友,赶紧回家待产。
晚上10点,宫缩基本上每15分钟一次了。尽管之前的产课说过要等宫缩更频繁了才去医院,我还是忍不住打电话到医院问了下。助产士说,要等到每5分钟一次,持续2个小时的时候再来医院。于是我重新检查了下背包里的各种医疗材料和证件,装好手机电池充电器,相机等物品,便和小螺丝他娘早早睡下了。早早躺下,却一夜无眠。基本上是她负责疼,我负责拿着纸笔记录每次宫缩的时间。就这样一直熬到早晨六点,宫缩频率已经不到5分钟一次了,我们才穿好衣服,拿好东西准备去医院。
妇产医院有个专门直达产科的门,门外有几个停车位可供临时停车。之前有朋友曾经因太过紧张而忘记拉手刹锁车门什么的,由于我们只是宫缩频繁,并未破水,因而相对更淡定一些,停好车,锁好门,这才走进产科。值夜班的助产士简单问了下情况,就直接让我们进了产房,进的这个产房居然恰好是当初上产课时参观过的那一间!
贴上监测宫缩和胎儿心跳的探头,挂上血压计之后,一名非常温柔的助产士检查了一下,告诉我们宫口已经开了三厘米了,可以直接上麻醉了,并高度赞扬了小螺丝他娘的坚强,说头胎很少能坚持这么久才来医院的。
记得早在怀孕初期的时候,一本医院发的小册子上就提到:“分娩应当是一个惬意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无痛分娩”。麻醉师在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时候,丈夫是不允许在场的,不知何故。于是我趁这个机会去把车挪到了远处的大停车场,并顺便去医院前台要了住院表格。十几分钟后,麻醉渐渐起效后,就基本感觉不到宫缩的疼痛了。然后麻醉师在床边放了一个绿色遥控按钮,只要按下去,就会自动注射一次麻醉剂。
助产士每天工作12个小时,早晚八点是换班的时候。刚上班的助产士带着一个医学院实习生来问我们是否同意让实习生来做一些基本的检查。谁都是从没经验到有经验的嘛,我们自己在自己的专业里也都当过实习生,因此自然也就同意了。可能是怕我们不放心,那小姑娘还补充说,实习结束就毕业了。
之后就是等待了。每隔一小时助产士和实习生过来检查一下宫口的情况什么的。麻醉很有效,不管是检查还是导尿,小螺丝他娘都可以泰然处之了。由于昨晚我俩都没睡觉,小螺丝他娘很想睡一会儿,但是那个血压计每隔二十分钟就嗡嗡嗡地测一次,搅得她难以入睡。产房的墙边有一条长凳,是让陪产的家属休息用的。我便斜躺在上面,一会儿聊聊天,一会儿看看一本关于母乳喂养知识的小册子,一会儿跑去看看床边的监测设备上打印出来的曲线,顺便还负责看着表,好定时帮她按下麻醉的注射按钮。
产妇是被禁止喝水和吃东西的,而我好歹还抽空跑到附近的麦当劳吃了两顿汉堡喝了两杯咖啡。到了下午,小螺丝他娘实在口渴的厉害了,助产士说我们如果带了那种矿泉水喷雾的话,可以给她嘴里喷点儿。于是我便拿着喷雾坐在她床边,像拿杀虫剂喷蚊子一样,不时地给她喷几下。
下午两点,终于宫口全开了。助产士说再等俩小时让胎儿入盆,就可以正式分娩了。期间还让小螺丝他娘分别换了左侧卧和右侧卧的姿势,据说有利于胎儿入盆。除了在一旁等待,我能做的也就是用毯子帮她盖好腿脚。
这时候,我跟助产士说我们打算捐献脐带血。结果她们告诉我们说由于管理储存脐带血的部门周末不上班,因此周五下午无法接受捐献的脐带血。在这里顺便说一句,保存自己脐带血没有意义。因为如果是遗传性疾病,自身的脐带血也有同样的问题,因而无法使用。而且一份脐带血里干细胞的量通常不够一次移植所需。只有捐献出来才和买保险一样,如果大家都捐了,脐带血库样本量越大,患病的个体配型成功概率才越高。
快下午四点的时候,来了个助产士跟我要了婴儿的小衣服和小毯子,预先放在产房另一端的一个加温设备处加热到37度。几分钟后,她们推来了一个放着各种手术器械的小车,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把产床下半截拆掉,分娩正式开始了。
本以为这时候我唯一能起的作用就是抓着她的手来安慰她,没想到我居然能派上其他用场。一名助产士让我右手托着小螺丝娘的头,左手拿着个氧气面罩。当宫缩时她用力生的时候,我就用右手支撑着她的头。在宫缩的间隙,我则用左手把氧气面罩放到她鼻子处让她尽快摄入更多的氧气。从旁边的监测仪上能看到,每当她用力的时候,小螺丝的心跳就会从每分钟一百四五迅速降到七八十;而每当她吸一会儿氧气,心跳频率便能迅速恢复到正常的数值。
这样来回了两三个回合,助产士说快了快了,都能看到头了。小螺丝他娘问:“有头发吗?”助产士这时候还不忘开玩笑说:“有,是金色的。”由于胎儿脑袋方向不太对,一名助产士跑去叫来了一名产科医生,用吸盘来调整小螺丝脑袋角度。在接下来的宫缩中,助产士们一边喊着“使劲,用力,很好,很好!”小螺丝他娘一边满脸通红地努力。突然助产士喊了一句:“别用力了!”然后我就看到了小螺丝的头,接着是连着脐带的白乎乎的身子就出来了。我当时没顾得上看表,后来还是看助产士的记录才知道,从开始分娩到生出来,只用了二十分钟左右,比我想象的快多了!
没有听到那一声经典的嘹亮的哭声,只听到小螺丝几声低低的啜泣。助产士拿一条绿色的布把小螺丝简单一裹,就放到了他娘胸前。这时候脐带还没剪断呢。看着刚生出来的小螺丝,他娘眼圈一红眼泪就出来了。
的确,从怀孕至今,一直都很不容易,光孕吐就一直持续到生。说心里话,或许是从怀孕开始我就觉得分娩本就是个瓜熟蒂落的过程;或许是一直陪在旁边见证了整个分娩,因而在小螺丝出生后的那一时刻完全没有那种“我终于当爸爸了”的喜悦,只是觉得娃终于生出来了,他娘终于不用再受怀孕的折磨了。
我一边摸着她的头一边安慰她。这时候不知道是饿的低血糖了还是什么原因,小螺丝他娘忽然想要呕吐。助产士拿了个小盆给她接着。那边小螺丝也凑热闹地直接拉了一大坨黑色的胎便。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脐带就被助产士剪断,然后把小螺丝抱到房间另一端去清理了。清理干净后一称,3.96千克,好大个!之后,用小毯子一裹,就又塞给了我。
我抱着小螺丝回到产床边陪着他娘。医生和助产士则忙着拽出胎盘并缝合伤口。由于我们打算母乳喂养,我们便让助产士帮着,把小螺丝放到他娘的胸口上去吸奶了。果然,不一会儿,助产士说,听到了吗,他已经吸出奶来并开始吞咽了。
分娩之后,要继续留在产房观察两个小时。之后她们本打算用个轮椅来把小螺丝他娘送到二楼病房的,结果一上轮椅她就晕了过去。一阵手忙脚乱,又把她抬回产床。叫醒之后,喝了杯冰水,吃了两个酸奶,她才感觉好了一些。结果又赶上她们换班,折腾到晚上九点多才送到了病房,吃上了晚饭。
折腾了几乎整整24个小时,陪产经历终于完满地画上了句号。整个陪产的过程对于我来讲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了下来。听起来似乎很漫长,但是身处其中却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在等待的时候,可以一起聊天说话;在分娩的时刻,可以安慰辅助。小螺丝他娘也说,尽管她不惧怕分娩,但是有我在身边陪着,她会觉得更安心一些。我想这也许就是陪产的意义吧。
之后的几天,螺丝他娘还经历了骨盆疼的下不了床,伤口发炎打吊瓶,乳头被吸破等各种痛苦。尽管如此,她一直都在坚持母乳喂养。小螺丝他娘说:“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母爱真的很神奇!
小Tips:
1. 待产的时候一定要尽力养足体力,以免真正分娩的时候体力不足。
2. 准爸爸们陪产之前尽量通过靠谱途径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做到知己知彼,遇事不慌。
3. 早开奶的关键不在于猪蹄汤鲫鱼汤,也不在于多么高端的催乳师,而是在于尽早让婴儿去吮吸,尤其是出生后的前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