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我们真的与国际接轨了吗???
(2010-03-31 20:03:08)
标签:
酒精含量酒后驾驶标准驾照12分0.2bac汽车 |
分类: 拍照汽车电脑 |
2010年4月1日起,新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就要实施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修改就是把酒后驾车的扣分分值由6分提高到了12分,也就是说,一旦酒后驾车被抓,驾照的12分就一次性全扣完了。
各大网站都在报道这一严查酒驾的新规定,报道中还不忘援引“国际标准”,要与“国际接轨”。在这些报道中,笔者注意到,对于酒后驾车的标准判定,大多说0.2%,并以此为根据和国际其他国家的标准作对比,并得出结论中国的酒驾标准太宽。比如如下报道(来源:新民网):
“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0.2%(即在驾驶员的血液中每100毫升的酒精含量为20毫克),除非是酗酒,否则,一般来说,对于酒后驾车也是没有太多的约束作用。相比瑞典为0.02%,德国为0.03%,日本为0.05%,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显然放得有些宽。”
看到这里我就糊涂了,这个0.2%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括号里说明,每百毫升血液里酒精含量为20毫克,这样不顾单位直接除,得到的是20%啊!后来发现,唯一能得出0.2的,是将单位变成每升血液里的酒精克数。于是20mg/100ml就变成了0.2g/L。不知道是不是编辑从来没学过数学,居然把重量单位g等同于体积单位L,并直接用百分号代替了!后来查阅《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里面写的很明确:
于是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对于饮酒驾车的起点标准是血液里酒精浓度达到 20mg/100ml,也就是0.2g/L。
为了与国际接轨,下面再看看国际标准。
美国规定的饮酒驾车起点标准是0.08%
再看看其他主要国家(均换算为g/L,来源:维基百科):
美国:0.8 g/L
加拿大:0.8g/L
英国:0.8 g/L
巴西:0.6 g/L
法国:0.5 g/L
德国:0.5 g/L
韩国:0.5 g/L
俄罗斯:0.2-0.5 g/L
印度:0.3 g/L
瑞典:0.2 g/L
日本:0 g/L
基本上美洲国家大多数的标准是0.8g/L,欧洲尤其是西欧,大多数的标准是0.5 g/L. 由此看来,首先,国际上各个国家之间的标准也不一样,与国际接轨,那是要去接美国的轨呢?还是日本的轨?抑或折中一下,接欧洲的轨?其次,从以上数据来看,中国的酒后驾车标准相比大多数国家已经比较低了,并没有像新民网那个报道说的那样“起点太宽”,他得出那个结论根本是因为单位的不同而已。
关于处罚,之前的作者说:“在国外比如美国,酒精含量达到0.1%就以醉酒驾车论处,相对于我国规定的0.2%显然更严厉”,看到这里各位看官肯定就明白了,美国的0.1%实际上已经相当于1g/L了,也就是100mg/100ml,高出我国醉酒驾车标准(我国标准80mg/100ml)20mg/100ml呢!
关于醉酒驾车的处罚问题,原作者说在外国很多国家一般都是终身吊销驾照甚至监禁。而实际上,这仅仅是当肇事者醉酒驾车并导致严重事故的时候。国内那些醉酒驾车致人死亡的不也都是判了死缓吗?仅仅举法国作为例子,酒后驾车标准为50mg/100ml(0.5g/L),低于中国标准;醉酒驾车标准和中国一样,是80mg/100ml(0.8g/L)。酒后驾车,在没有导致事故,仅仅是被警察查到的话,只要是超过了酒后驾车的标准,那就是驾照扣6分(满分也是12分),另外根据情节,最高可判750欧的罚款以及暂扣驾照3年。如果是醉酒驾车,将构成轻罪,驾照扣6分,根据情况,最高可判4500欧的罚款,暂扣或者吊销驾照3年以及监禁2年。这是有关酒后驾车的处罚。如果是驾车过失致人死亡,最高可判10年监禁。
当然,严查酒驾出发点是好的,根据屡禁不止的中国国情,制定一个更严厉的处罚规定也无可厚非。这篇文章目的不是想证明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太严,只是想说,不要什么事动不动就拿“跟国际接轨”来当借口。
最后,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安全,从我做起,杜绝酒后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