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大联欢派对上,看到下次的奥运会举办地伦敦用短暂的几分钟展示了他们浓郁的特色,感觉很有创意:等待巴士的各类人们彼此帮助,没有等级,一起分享欢乐,很轻松,很真实,通过一个大巴士来表现出欢迎全世界的朋友们去伦敦的美好愿望。虽然无法将所有伦敦的吸引点都融入进去,但没有浮华之中的紧张与疲惫感,足够让人们对四年后的伦敦充满期待。
双层巴士,是伦敦街头的一个象征。登上伦敦奥运会的巴士去看比赛,应该就是伦敦向世界召唤的宣传语了,但别忘记巴士之外的伦敦伞。
最吸引我的是伞,也是闭幕式短暂时间里明星们用得最多的道具。英国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常年阴雨,英国绅士出门喜欢带雨伞。英国人爱伞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按人均计算英国拥有的伞肯定最多,也被称为“雨伞王国”。英国绅士该怎样才容易让人认出来?不是身穿紧身马甲、套一件双排扣的长大衣,而是手里拿一把英国雨伞。但可能少有人知道几百年前,第一个拿着雨伞的绅士出现在伦敦街头时,却险些被人们用石块砸死。其实在那时候,伞的最早发明来自中国。
在中国,伞是由古代鲁班妻子发明的,当时伞有一个很美妙的名字叫“能移动的房屋”。之后英国一位叫祖纳斯的商人到中国旅行,发现中国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雨停后把伞一收,随身携带甚为方便,他回国时便买了一把。回去英国后正逢一个雨天,他便撑开那把雨伞在伦敦街头行走。按当时英国的宗教传统认为: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伞遮住雨就是违反天意,是大逆不道的。祖纳斯因此受到嘲骂和诅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掷鸡蛋。但是,雨伞的好处却人人可见,终于在一片反对声中逐渐盛行起来。慢慢地雨伞成了英国人的生活必备品,而且用伞也成了英国人的一种荣耀。
如果当初没有乔纳斯的勇气,雾雨朦朦的英国可就没有今天雨伞王国的美称了。
伞是英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传统的英国生活方式的象征。拿着伞的绅士也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电影中。英国还有自己的伞博物馆,英国“舞蹈伞舞蹈节”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也是最重要的舞蹈节之一。有趣的是,伦敦展示的雨伞和小贝踢出去的足球在传说的争议中是中国最先发明的,中国古代足球叫“蹴鞠”。不知道伦敦是否利用闭幕式上的8分钟在向世界再次宣告雨伞王国和现代足球发源地的地位。
雾都伦敦是历史上首座三度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第一次是1908年,第二次是在1948年,第三次则是未来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未来的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的那样,这是一个“真正富有创造精神的会徽,激励全世界的年轻人参加体育运动,体现奥运价值”。伦敦奥组委主席介绍说,该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其实在他们8分钟的宣传片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活力,没有更多体育符号,只有生活元素,人与人之间彼此关怀,没有痛苦。相比北京奥运开幕式一场史诗般的华丽盛典,这一次可能就是所有人都轻松、都参与、都开心的简单和纯真的奥运会,这可能就是未来生活的真谛。
那些白领丽人、街舞者、轮椅上的残疾人、推婴儿车的母亲、学生、盲女孩……他们手中的伞很有生活气息、充满活力,是英国元素。而当今中国已经拥有花样繁多的这世界上最漂亮的伞,再争辩伞是谁最先发明的,和争辩足球发源地是中国还是英国一样意义不大,北京奥运会无论在体育、文化还是经济方面中国以华丽足够展现自己,那么,我们到时候乘着双层大巴,坐在伦敦“奥运碗”里能轻松地看运动员们比赛,金牌不再重要,但一定别忘记手里拿一把快乐伞,而且是中国制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