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以停火不如打到底

(2006-08-14 23:50:56)
分类: 【视点】
       如果你去过贝鲁特,就知道那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艺术之城是多么的美,硝烟里的炮火已成艺术作品里的色彩。
       当昨日连续阴雨的北京夜空出现久违的彩虹,以色列和黎巴嫩也协议停火了,而在停火前黎真主党还是发了数百枚火箭弹,以色列也不忘抽空对黎巴嫩进行新的空袭,又那么多人死去了,暂停的战火可能仅仅是时间的符号,外交措辞生成不了和平的彩虹,把和平说成是国家追求的最高利益目标其实是骗人的,恋恋不舍地不想停火何不继续交战到底。
       听腻了的新闻套词,多少年来所谓的人道主义挂在嘴边,谁也没真正在乎过,真主党把指挥的中心就故意安置在平民区里,做一次在占领状态下他依然可以生存的游戏,炸吧,变成炮灰的平民。说真主党替伊朗打仗或说以色列在替美国扛枪都没什么错,安南和他的联合国狼狈不堪的样子,换来战火暂停的结果又能怎样?
       美国是大导演,各地都是美国军火出口的试验场,不愿意以黎刚开战就立即停火,僵持数日后在以色列耗费50多亿美元的帐单上,美国人又支持停火,实际上这个世界谁也不希望谁把谁灭掉,战争的横财就象赌场里的做局,刺激着你的神经中枢,项庄舞剑意沛公,中东的石油才是比导弹更厉害的武器。
       政治家或者国际政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们,还有那些观察家、新闻发言人们等等,头衔戴的不少,有的都戴几十年了,与世界杯足球赛场上的解说员们异曲同工,只会狂呼呐喊的解说员们决定不了赛事结果,专家们一辈子观察国际战事评论得头发都花白了,而和平却也越来越远了,齐达内能怒发冲冠去头撞侵犯他的马特拉齐,以色列也一样借助类似理由去轰炸黎巴嫩,世界上的人可能都有好战的本性,只要你敢挑衅,最终的看上去合理的解释是好战的冒险家们为了自由、解放、荣誉和尊严。
       自由与尊严以何为代价?
       黄金旅游胜地的以色列海法象鬼城一样,炮火袭击后的大街空巷,真是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习惯了重复家常便饭般的战火,不得不佩服在战火中泰然自若地举行婚礼的一对年轻人,婚礼在炮声中进行像站在电影的布景里,是如此的精彩和悲壮。
       炸弹象爆竹一样在远处轰鸣,贝鲁特的酒吧亦然演奏着《黎巴嫩之夜》这个爱情故事:一个欧洲游客爱上了一个黎巴嫩女人,黎巴嫩女人向欧洲游客讲述了战争中她那美丽的家园,讲述了甜蜜的摇篮曲和深夜的枪声怎样一起进入她的睡梦,她想在田野里翩翩起舞,却不得不在战火中夺路而逃,从那由天而降的地狱中逃生。女人说,我的生命是一个和平不能到达的地方。
       一场战火没有谁会成为赢家,深受其害的是那些渴望爱情和亲情的平民们。
       美丽的城市不需要炮火诠释艺术,幸灾乐祸的人不喜欢利益驱使的战火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联合国自己的观察员都命丧炮火中,你还指望安南们的不痛不痒的谴责陈词有甚大作用?这个时代造就的人总未屈服过,不屈常被赞美,而屈服是获得和平的唯一有效办法,如果不屈,强硬派的伊朗就和贪婪的美国上演的折子戏拉开序幕吧,何苦让硝烟弥漫多年的黎以冲突前奏来敲石问路。
       其实和平从来就没有真的成为你们追求的最高利益目标,为了不再遗留更多的问题没完没了地折腾着后来的人去献出生命和美好,黎以暂时的停火不如打到底尽快做个了断,或者一个吞噬另一个,之后给美伊腾位,何必停火前还增兵两倍发动最后一击。
       然后,敏锐的商人们冒着枪林弹雨和打着维护和平的旗号屯驻在周边,凯觎来之不易的商机,等待着战后重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