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商道】 |
为寻求共同的商机和合作机会,6月份,以色列驻沪总领事曾向上海浙江商会发出一函件,希望商会能去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比如医药、IT等,以便加强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
均瑶集团的王均豪这趟去以色列的一个重要考察对象就是以色列航空公司。从早年包机到去年国家放开航空业,集团申请筹建“东部快线航空有限公司”获准,航空一直是均瑶集团的一大重头。已经变更为“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的均瑶集团旗下航空公司将于今年9月借空客正式上天。这次除了考察航空公司外,浙江商会一行人还特地拜会了以色列的POLAR国际房地产公司总裁韦斯先生。据悉,POLAR地产公司7月初刚与加拿大籍犹太人公司LIVINGBRIDGE签署协议合作参与上海犹太人社区开发。该项目落户上海虹口区,总投资在7亿美元。虽然中国已经出台对外资投资内地房地产业的限制性措施,但这并没有能阻挡韦斯的决心。24日韦斯将再次来上海探讨继续投资国内房地产的事情。韦斯表示,当前国内房地产的调控还算正常,POLAR投资中国国内房地产只是出于商业考虑。
这次的火线访问,也让这些浙江籍商人改变了对以色列的看法。
“事实上,以色列的不安定是被放大了,那里打一仗算一仗,相对而言,伤亡的人数也不是特别多。而且正是这样一个经常发生战乱的国家,足以证明这个民族的生存能力。”他们感触地说。战争中的以色列城市市中心与其他国家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市中心唯一的不同就是马路上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男兵女兵。以色列的美丽女兵不会拒绝客人与之善意的合影要求,热情地与他们合影留念。
“当然,从精神心理上来讲,确实也处于一种紧张和恐慌的状态。”
在以色列定居的温州人从事服装、打火机等进出口贸易为主,其中鞋类贸易最多。以色列不确定性非常大,除非利润特别高,在那里温州很少有上规模的业务。不过最近几年中以两国双边贸易迅猛增长,2005年贸易额超过26亿美元。双方在高科技产业比如农业、医药等方面有过很多合作项目,但由于规模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就不成气候。以色列地区稳定的时候旅游业一度曾占到国民经济的20%,但在中国并没有普及以色列旅游的概念。
即使战乱的时候,一些浙商们还是经常出现在这一带。虽然只要有正规证明与一定资金便可以在以色列注册公司,手续比中国相对简单许多,但投资者基本都持谨慎的态度,来这里开卖场的虽然并不多,但就有温州人在特拉维夫相当于北京王府井的位置盘下了整座百货大楼。
具有独特技巧的以色列农业技术让商人们感觉新奇,但是更让他们关注的是犹太财团的融资能力,浙商资本国际化需要太多向犹太财团学习的地方了。由于中国帮助5万多名犹太人躲过被杀戮的命运,现在他们见了中国人就像见了大股东一样,更何况这次他们还持着以驻沪总领事顾特曼特批的“绿色通行证”。
在商务招待中韦斯热情地说:“今天先交朋友,不谈生意,听说你们在中国做生意都是这样的吧!”
做生意先做人,也许这就叫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