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给所有中国股民的一封信:为什么A股90%散户永远不会赚钱?

标签:
股票 |
分类: 经验谈 |
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和欺骗,真理应该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穷其一生可能也不知道世界究竟是怎么的。很多关于股票的书籍、文章和各种信息中,一样充满了虚假的欺骗信息,形形色色的人依靠着欺骗和被欺骗来形成一个食物链。当然,确实有一些品德高尚的人,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告诉了众人,但是我们会很悲哀地发现,如果我们没到一定的层次,这些真正有用的经验,我们虽然也许看见过了许多遍,但每一次我们都会像扔垃圾一样地把它扔到一边,等有一天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挫折后,我们才发现自己走了一条曲折的路。是的,我们走了好久,结果才发现回到了起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应该是人生游戏中设计好的规则,股市和人生一样,一直在不断地转圈,从起点回到起点,生生不息。
股市,以及类似的游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人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真实映像,它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你自己,它会让你的人生更加成熟。如果你对股市有了了解后,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后,可以用股市来对应这些问题,你会发现原理居然是一样的,其实所有的事物都一样的,无论怎么变化,它们是同一个规则。
我不清楚其他人怎么看中国的股市,我个人看来,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说起来是照顾普通投资者,实际上是照顾大主力,也就是将社会闲散资金重新收集回来的工具,所以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还是只当作来这里玩玩,不要太当真的好,尤其是把身家都投入进去的,那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当然,有一种人即使不把身家投入到股市上,有其他机会,他也会投入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和人有关,只是股市给了个机会而已。要想在中国股市获得成功,需要投入很多的努力进去,如果指望随随便便就从股市取点钱,实际上是懒惰的一种表现。如果将这个精力投入到另外一个行业,也许会做到行业的顶端,但不排除有人喜欢股市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不喜欢与人交往的生活,那把精力投入股市也没问题,股市毕竟也是一种行业。
我进入股市的目的与很多人不一样,虽然赚钱也是我的一个目的,但我更想知道的是股市运行的基本规则,就如同计算机是通过0和1两个逻辑概念组合而来,我想知道股市是否由类似的0和1组合而来。你要是问我现在是否知道了,那我只能说,即使是现在,我也不完全知道股市到底是啥样子。我只是人类游戏中的一个角色而已,在游戏中的角色怎么能够知道设计游戏的造物主是如何考虑这些游戏规则的。
投资者,必须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人在阿波罗神庙门柱上刻了一句神谕:“认识你自己”。
中国人有句老话意思相同:人贵有自知之明。
大家找工作、找对象、找房子,都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可是同样的人,到了股市上,做投资、选股票,个个心比天高,口口声声要战胜市场战胜机构战胜庄家。
2013年5月4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一语惊醒梦中人:业余投资者最大的错误是想模仿专业投资者的做法,但是成为专家投资者需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
我想,所有的投资者,都应该在自己的股票账户封面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专业还是业余?
投资者如何认识自己投资是专业还是业余呢?有三个标准:一是你投入的时间和专业投资者一样多吗?二是你分析企业的能力和看待市场波动的态度像专业人士一样好吗?三是你的投资长期业绩像专业人士一样稳定优秀吗?
初入股市的交易者往往是靠自己的感觉进行交易,但这 种感觉又常常是一种错觉,它是灵感的低级形式,不可能靠这种感觉持续获利。一个经历长期失败的交易者能够通过交易系统来规范自己的交易行为,从而转变为一 个系统交易者,这是进步的表现,是一个失败的交易者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不可否认,直觉(灵感)是存在的,它是交易的高级形式,属于艺术范 畴,投资大师眼中的交易永远是技术和直觉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可对于尚在通向成功交易之路上不断探索的交易者来说,不经过足够多次的实 战操作很难获得像投资大师的直觉(灵感)。再者说,投资大师也不是只靠直觉成为大师的,直觉是在一定实力基础上的灵光乍现!
我们可以把交易 者分为感觉交易者和系统交易者,前者是_照非系统性的主观方法进行操作的人,后者是指按照交易系统进行操作的人。感觉交易者由于判断依据不是相对固定的, 因此他的买卖点也不是相对固定的。系统交易者的判断依据是相对固定的,能够"复制"交易,而感觉交易者很难重复按照主观依据实现一致性的交易。
交 易新手经常会与他人讨论行情,但很少能形成一致的观点。通常,市场中永远会存在对手盘,行情有涨有跌就会有人看跌。同为技术交易者,为何对行情的看法有如 此大的差异呢?原因在于人们理念和方法的不同。有些人是趋势交易者,关心的是一段时期的价格变化;有些短线交易者,关心的是当天或明天的价格变化。由于长 线与短线的周期不同,趋势与震荡的理念不同,左侧与右侧交易的选择不同,等等,这些造成了对同期行情的看法各不相同。
不同的交易理念就是不 同的交易世界观。如果不能理解对方的理念,那么持有不同做股理念的人很难彼此说服。不过,时间和成绩可以说明一切。未来的行情最终会变成静态的图表,这对 于所有人都是"客观"的,而相应的"对策"才是每个交易者应该重点关注的!不同类型的成熟交易者,尽管交易理念与手法不同却都能实现盈利。拥有完善系统的 交易者已经过了猜行情的阶段,一切由市场说了算,让概率去发挥作用。"任他东南西北风,执行系统不放松"!
对于交易者而言,最大的遗憾是由 于主观猜测而导致错失良机。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很多人最终并没赚到多少钱。"赚了指数不赚钱",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恐高 心理,主观认为低吸安全而恐惧买高。人们通常会倾向于兑现到手的利润,一拉升就认为价格涨得太快太猛要面临调整了,于是选择先卖出想等价格跌下来再买,不 料大盘一涨就没回头,从3000点一直涨到了6000多点。
感觉经常会产生偏差,使交易者被市场误导。交易者在牛市中被训练成牛市思维,结 果在熊市到来时,长线的交易者还不肯离场,短线的交易者还会不断追涨杀跌。熊市则会相反。市场情绪使交易者失去了对行情的客观判断。一些新手,包括一些没 有吸取经验的老手,他们会不分行情阶段地长年在市场里厮杀。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做,他们的感觉总是指向多头。
当多数人恐惧的时候应该贪 婪,当多数人贪婪的时候应该恐惧。这话不假,但如何界定其中的度却是问题。在上涨的狂欢中,新手总感觉手里有股票不够强,好像股票总是别人的好一样。在下 跌的绝望中,老手总感觉底部临近,实际上底部一直在降低。"新手死在追涨中,老手死在抄底中"。而成手却能审时度势,不是靠感觉,而是靠系统化交易来应变 自如,处之泰然。
何时买股票
这个问题我打算从买卖股票依据的基本原则、买入操作的技巧、选择股票的程序等方面加以阐述。
买股票的基本原则
在我讲何时买股票之前,我要提醒读者,就我这么多年的炒股经验,选买点的最最重要点是选择止损点。即在你进场之前,你必须很清楚若股票的运动和你的预期不合,你必须在何点止损离场。换句话说,你在投资做生意,不要老是想你要赚多少钱,首先应该清楚自己能亏得起多少。有些人以 10% 的数量做止损基数,即 10 元进的股票,以 9 元做止损点。有些人将止损点定在支撑线稍下。有些人定 20% 的止损额。还有其它各种方法。无论什么方法,你必须有个止损点,这个止损点不应超出投资额的 20% 。请读者切切牢记,否则这里讲的一切都是空的。
买股票的依据主要是三点:基础分析、技术分析及大市走向。有些人买股票只看基础分析,即研究公司的本身价值,不看其它。沃仑巴菲特便是代表人物。
有些人只看技术分析,认为市场对该股票的看法尽数表现在股价及其交易量的变化之上。大多数的炒手属于第二类。无论哪一种,只要你能做得好,都可以获得好结果。但对一般的炒手而言,要仅靠基础分析来炒股是很困难的,因为你不可能获得完善的资料来判定公司的价值。你如果是位大基金的管理人,买了某公司的大批股票,你可以派个人到公司坐镇,了解公司的细节。对一般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公司的财务报告仅表明了过去的经营情况,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依据华尔街的说法,股票的价格反应的是股票半年或更远的未来的公司前景。我自己靠炒股为生,我必须尽量做到每个月都有收入。完全靠基础分析来炒股,我没有把握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我的主要参考依据的是技术分析。我总是选择那些我入场时胜算最大的点,而且每次下注都是我资本的小部分,同时把握亏钱时亏小钱,赚钱时赚大钱的原则,及时止损。说到底,我差不多就等于在开赌场,每次入场时我的获胜概率都超过 50% ,而且我只下小注,所以我久赌必赢。
你要记着:你买的股票都是别人卖给你的,你卖的股票都被别人买去了。 想像你的对手是谁!如果是大户的话,你炒股大概常亏钱,如果是小股民的话,你大约已赢多过输。细细揣摸这几句话,哪一天你发觉自己真正明白了这段话,你就会觉得炒股的路一下子宽了许多。
何时卖股票
在读者的心中,大家应记住自己在做生意,就如同做服装生意一样,一有合理的利润,就可以卖出去。有些投资专家,他们买股票准备永远持有,这并没有错,运气好的话,三十年可以翻二十倍。但其间会有很多的起伏,有时股票会有 50% 的跌幅,这对炒股为生的炒手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而且你还要有选长期股的眼光和信息,对一般人而言,要获得精确的信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况且,如果股票五年都不动怎么办?你吃什么?上述的投资专家通常靠管理公共资金为生,每月有工资可拿。对一般的炒手而言,持股的时间通常是从几个星期至几个月不等。这个时间没有硬性规定,只要股票的运动正常,你就不应该卖出。但你一旦有了一定的炒股经验后就会明白,很少有股票会在“最小阻力线”上运行一年以上。 一个大走势,头和尾都是很难抓到的,炒手们应学习怎样抓中间的一截,能抓到波幅的 70% 就算是很好的成绩了。 这样做能预防股票常有的 20%-40% 的反调可能给你的整体投资带来的大幅的震荡。让我提醒股友:不要试图寻找股票的最高点,你永远不知股票会升多高。就我个人的体会,做何时卖股票的决定较决定何时买股票更为困难,亏的时候你希望打平,赚时想赚更多,思想斗争不断进行。对刚学炒股的新手来讲,常有“不赚不卖”的心态,这是极其要不得的,带有这样的心态,失败的命运差不多就注定了。这就是为何我在前面“何时买股票”一节中特别强调选买点的最最重要点是选择止损点。
要决定何时卖股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自己:我愿此时买进这只股票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可以考虑卖掉这只股票。 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无论进场还是出场,都是有代价的。手续费是不应忽略的数目,频繁进入场的结果就是把利润都捐献给政府和证券商了。和买股票一样,卖股票的点也是“临界点”。你如果能够做到仅在临界买点入场,临界卖点出场,入场时牢记止损,并注意分摊风险,你的成功的概率就能提至最高,你也就真正成为炒股专家了。
越来越多的人加人了炒股行列,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割韭菜”,他们的心理状况也会随着股价的升降而有所波动,心理素质较差的人更经受不住大喜大悲的刺激,以致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因此,健康炒股已经成为众多股民关注的重要话题。
炒股最重要的是不贪图眼前的利益。初入股市的新股民并不了解股市的行情就盲目跟风、见便宜就买进,一心想的只是眼前利益。其实购入价格低廉的股票不见得会有好的收益,若有很大的上涨空间,投资者既要兼顾眼前利益又要有长远的打算,那么低价位购入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投资者购买股票时只顾眼前利益,见低买进,认为购进以后肯定会有很大发展空间可以大赚一笔。可事实并非如此,股票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投资者预想的那样完美,它只是在一开始迷惑股民的一种表现。
初入股市的新股民并不懂得长远投资,一味追求偏低价格,不加分析,购买没有长远发展、价值不高、波动不大的低价股票,这往往会被套牢在所谓的“垃圾股”当中。很多赚钱的机会就因没有长远的眼光,在身边溜走,有的甚至是赔钱。
有的投资者恨不得股票刚一买入就立即上涨,最好是大幅上涨,天天涨停板。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很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处于强势的个股也不可避免要经历洗盘震荡、回档盘整等过程。这正是考验投资者耐心的时候,千万不要得了芝麻丢了西瓜,看见其他股票涨,就割肉追涨,或者赚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急忙抛出,往往会得不偿失。
炒股者,无我才是盈利的开始
先付出,然后才有资格谈收获,这是整个自然界最根本的法则。
甚至,也许在智人之前的,恐龙时代就是这样的法则。
所以,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交易行业。
当然,自然界还有一条法则叫做弱肉强食。
普遍存在矛盾的世界给了我们多样的精彩,也给了我们众多的苦恼,因为有弱,所以才会有强;也因为有失败者,所以才有成功者,世界往往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而恰恰很多交易者在第一步走进投机市场的时候就误以为这里里面满是美好,其实与别的行业没有什么不同,你能说出股票投机市场有多少种好处,就能反向说出他有多少种坏处,这里既是天堂,也是地狱,错觉产生于你只看到了别的行业的坏处,同时又只看到了投机市场的好处。
弱肉强食的意思就是,因为你的弱,所以我把你视作盘中肉吃掉了你,因为吃掉了你,所以我变得更加强大。
套用在股票投机市场意思就是,因为你弱,所以我把你视作提款机赚走了你的钱,因为赚走了你的钱,所以我变得更加强大。
甚至更残酷的说,股票市场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财富重新分配,没有韭菜,哪还有什么股票市场的存在,所以注定了绝大部分的交易者整个生涯都摆脱不了韭菜的命运,能摆脱亏损的局面,由弱变强的一定是那么寥寥的少数人,至于原因么?其实也没有什么原因,因为这就是法则,只有这样市场才能运行,这就是原因!
因为你弱,所以我把你视作提款机赚走了你的钱
什么是弱?什么又是强?
市场本身并没有什么好恶情感,他不会喜欢谁,也不会讨厌谁,每一个交易者都不会先天在市场里面获得一个什么与众不同的标签,所有的天才也好,股神也罢,不过都是自我标榜罢了。
不管怎么说,既然产生了强弱不同的结果,那么说明弱有弱的道理,强一定有强的原因,投机市场之所有魅力(或者说是一种欺骗性的魔力),就是因为所有人从一开始都是同一起跑线的弱者,这就是大家认为的公平,不拼爹,不拼娘,不拼颜值。
但是公平不等于平均,财富重新分配也不是财富平均分配,很多交易者都忽视了这一点,不是你来,就会有自己的一份收益,另外这个行业更不拼运气,即使有运气也是暂时的,并且但就运气来说,也分好运和霉运。
无论起跑的时候大家多么一样,这终归不是一场团体赛,没有人会在乎你是不是能跟上队伍的前进速度,溺水行舟,不进则退!
因为市场成于交易者的主观交易行为,所以站在交易者的立场上,研究自己的主观行为,其实更容易接近市场的本质。
投机是自大者的坟墓,也是自谦者的天堂。
交易的味道是苦的,苦在所有有道理的规则一定是反人性的,当人都习惯固守在自己心理舒适区的时候,就看谁能甘愿顶风冒雨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谁走出来了,谁就有资格去竞逐名额不多的交易盈利者,自然也会获得市场的奖赏,变成位数不多的强者。
既然人性是与生俱来的,那么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投机交易盈利的逻辑,一定是假设绝大多数的交易者一定会犯跟以前一样的错误,这样自己才有可能赚取这大部分交易者的钱,才有可能获得几倍于本金的投资收益,这里需要找明白的一个前提就是,哪些错误是绝大多数的交易者一定会犯的?
投机交易盈利的逻辑,一定是假设绝大多数的交易者一定会犯跟以前一样的错误
真要列举的话,我们可以轻松的列举出很多,但是,实际上任何交易过程基本上都是仰仗交易者自己主观上的判断,作为一个普通人,实际上我们的想法基本是往往代表了市场 大部分人的想法,即我们其实就在绝大多数交易者这个群体里面,只要我们有想法,这个想法基本上就是绝大数交易者的想法,同时这个想法基本上也是错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跳出绝大部分交易者这个群体?最管用的方法就是不要有什么想法,即无我。
想的越多,做的越多,错的越多,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听说哪个交易者仅仅是因为做的足够多,在股市里面是靠自己的勤劳致富的。
最管用的方法就是不要有什么想法,即无我。
在投机市场,你也许不会因为自谦而赚钱,但是一定会因为自大而亏钱,之所以股市是很多社会精英的坟墓,原因就在这里,自大的人,一定有自大的心态,也许在美术领域,你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教授,但是在投机领域你还是得从小韭菜开始做起,你还是得站在绝大多数的交易者群体里面。
谁都想做趋势,但是市场几乎杀死了所有的趋势交易者,所有爆仓的悲剧都发生在了把顺势做成了逆势?
原因在哪?大概原因还是不了解什么是趋势吧,即使了解了什么是趋势,死在执行上的交易者就更加惨烈。
关于什么是趋势,道氏理论已经说得足够经典,足够清晰了,画两条直线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方向,这难不住人,难得是趋势在上和下之间还有个震荡,震荡区间往往也是趋势交易者亏钱最密集的地方。
或者是方向,或者是震荡,都有其形成的必然原因,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当绝大多数的交易者都想到一块去的时候,哪里再去找抬轿子的人?
既然当我们主动去寻找市场方向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错的,那么索性不如等待忍不住寂寞的绝大多数交易者做出交易选择,等待市场自己给出方向之后,自己做一个简单的跟随者。
从这来说,弱者,往往都有一个自以为是的强大的内心,而强者的内心,往往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还是一对很有意思的矛盾结合体。
善战者,必善等待,反映在交易上来说,无我和忍耐才是交易者最高的能力,而这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主观层面的问题。
作者微信:3280845246